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行业深圳市贝斯达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劣势分析(图)

     (一)市场地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6-2022年中国乳癌用影像诊断设备行业产销调研及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根据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国内市场上的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制造企业基本可分为三类,具体如下:

       第一类是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包括GE 医疗集团、西门子、飞利浦等;这部分企业具备较高的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的研发、集成和销售能力,产品线除了覆盖主要的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外,在其他类别的医疗器械产品上也多有建树。目前该类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占据我国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市场份额较高。

       第二类是上海联影、贝斯达、东软集团、万东医疗等在内的国内优秀医疗器械企业,此类企业的品牌和技术日渐成熟,产品质量与性能可与进口设备相媲美,以高品质和优质售后服务受到越来越多医疗机构的欢迎。

       第三类主要为技术能力较弱、产品较为低端、竞争力较弱的众多小规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业务目前处于全面发展期。得益于优良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水平及完善的营销网络,公司产品目前已覆盖全国一千多家医疗机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市场主要医疗机构的认可,在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以占公司收入比例最高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为例,2015 年公司磁共振成像系统销量在国内市场份额达8%,在国产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全球企业中排名第四,如下图所示:
图:2015年MRI设备国内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其中,公司永磁性磁共振成像系统2015 年销售量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9%,如下图所示:

图:2015年永磁性MRI设备国内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二)竞争优势和劣势

       1、公司的竞争优势

       (1)人才优势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行业属技术密集型行业,知识型人才在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服务领域所占比重较大。为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在发展初期,企业就在人才的引进、培养、晋升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实践。公司现有核心研发团队是中国第一代电磁型磁共振(0.04T)研发团队的主要研发人员,是国内磁共振成像系统的首批技术骨干,对行业技术及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解,且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措施,均已成为公司股东,公司核心团队的稳定与专注是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公司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建立了较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的机制,涉及研发、生产、质量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层次,为员工提供了多种成长途径。

       (2)产品工艺技术优势

       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研发、生产工艺技术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产品工艺技术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为此公司在工艺技术的研发和改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公司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形成了磁场强度从0.22T、0.3T、0.35T、0.42T到0.5T 五款产品系列,全部采用多通道谱仪和相控阵线圈,接收动态范围≥80Db,平板式发射线圈,独特的快速自动校正技术,可轻松完成任意方向任意角度的三维成像。公司还形成了磁场强度从0.5T、0.7T、1.5T 到3.0T(处于产品注册阶段)五款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产品系列,有丰富的脉冲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反转恢复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血管及流动序列、脂肪抑制序列、弥散成像序列、平面回波序列等。

       (3)质量管理优势

       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质量关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视作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专门设立质管部全方位地控制产品质量。质管部通过对国内外法规、标准的深入研究及自身多年经验的积累,在产品规划与设计、临床试验、产品生产、客户跟踪及反馈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多区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未发生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大纠纷或医疗事故。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公司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赖,与主要客户保持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4)市场推广优势

       经过十多年的市场拓展和积累,公司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产品销往国内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达一千多家医疗机构。同时,公司通过参加全国展会及学术交流会、大区域产品推广会、区域性学术论坛等与全国多家医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渠道,公司未来拓展市场具备一定的渠道优势。

       2、公司的竞争劣势

       (1)技术和规模与国外竞争对手存在差距

       公司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技术和规模以及整体竞争力上与国际领先竞争对手相比,还存在差距。须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研发创新,掌握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高端序列研发及工艺技术,使得产品更具核心竞争力,以提升知名度形成市场占有。

       (2)资金规模偏小,融资渠道单一

       医疗器械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更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规模的大小影响企业的产能和规模效益。公司目前的业务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目前的资金实力相对国际和国内上市公司仍较为薄弱,制约了研发方面的投入,影响技术研发进程,市场的开拓及品牌宣传与推广。公司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单一,难以满足未来发展所需的大规模资金投入,必须积极开拓多种融资渠道,以满足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从而较快地达到业务发展的预期目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多数公司的业务覆盖多种疫苗类型,如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等,产品涵盖了预防流脑、宫颈癌、肺炎、流感、狂犬病等多种传染病的疫苗;区域布局方面,大部分公司的重点区域布局以国内为主,如华兰疫苗、金迪克等公司将国内作为主要市场。

2025年08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精准医疗上游药物、技术研发和药品、制剂、设备、器械等生产环节;中游包括细胞存储、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等精准预防环节;基因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精准诊断环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康复治疗等精准治疗环节。下游相关产品和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零售药店、各级医院等,最终提供给居民。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开立医疗、万东医疗、理邦仪器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澳华内镜、祥生医疗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20日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蛋白粉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蛋白粉上游畜禽养殖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温氏股份、仙坛股份、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新希望等;农业种植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农发种业、北大荒、隆平高科等。中游蛋白粉生产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康恩贝、双塔食品、仙乐健康、曜能科技、嘉华股份、交大昂立、江中药业、华特达因、西麦食品等。

2025年08月19日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全球维生素A生产企业中CR5达91%。目前,巴斯夫、新和成、帝斯曼、安迪苏、浙江医药以及金达威为维生素A产品的集中提供商,产能分别占比31%、17%、16%、16%、11%、9%。

2025年08月16日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医疗大数据、医疗器械和医药,医疗大数据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医药主要包括生物药、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游主要是数字医疗运营服务,包括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数字医保等,其中互联网医疗包括远程医疗、医疗信息服务、在线诊断、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2024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中,奥精医疗、威高骨科、昊海生科、正海生物、赛诺医疗、心脉医疗、佰仁医疗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接近或等于100%,其余企业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相对较低。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血管造影X射线机是现代医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招投标市场有829家采购单位,674家中标单位,中标设备数量达1183套,中标总金额约88.53亿元,均价为748.4万元/套。2025年1-6月,中标设备数量为411套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