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武汉光谷突破临床检测技术 带动医疗革命

中国报告网相关市场调研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近日,光谷生物城传来特大喜讯,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的一支9人团队,仅用三年时间便取得临床检测技术的新突破,实现了在质谱平台上的精准检测。这就意味着,在临床检测上,原先需要几次反应方能完成的项目,现在在一次实验中就可以实现,同时还免去了制备抗体而产生的高额费用。由此,武汉在2500亿元临床检测产业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质谱平台负责人陈希博士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传统的医疗检测大多是生化分析仪检测,是一种间接检测手段,在结果上存在较大偏差,而目前的新技术通过分析靶标物质分子量实现直接检测,无论在效率和效果上都实现了双赢,一场医疗领域科技革命已然开始。

  在武汉,先进科技正在改变医疗产业,据统计,2016年光谷生物医药企业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5亿元,增幅25.3%。

  新技术10分钟即可出结果

  陈希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据我了解,国内相关报告曾有过估算,我国临床检测市场规模为2500亿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临床检测方法大多基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原理,用大型生化仪来完成,这也是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检验科最主要的检测方式和收入来源。但是一直以来,这种基于生化仪的代谢物检测方式都存在着质疑,主要原因是由于免疫反应的非特异性导致最终结果不准确,严重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

  “这一弊端在激素类物质检测中尤为凸显,比如睾酮检测,用现有免疫法检测男性睾酮水平性能指标尚可,但是难以准确检测妇女、儿童的睾酮水平。因为妇女、儿童的睾酮水平只有成年男性的二十分之一,在如此低浓度的水平下,由于免疫法固有的非特异性反应,导致最终检测结果还不如猜的准。”陈希博士对此表示担忧。

  近些年来,随着质谱技术在小分子领域的强势渗透,激素类物质难以准确定量的问题得以攻克。不仅如此,氨基酸检测技术也得以空前发展,10分钟即可完成一个样本中所有氨基酸的准确定量,效率提高了上十倍。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质谱平台在陈希博士的带领下,通过最近三年在临床检测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质谱技术的疾病相关代谢物检测方法,从而帮助医生提前预测疾病,阻止疾病发生。根据相关测评,该技术实现了定量准确度高、检测重复性好、选择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高、目标覆盖广、分析快速等六大优势,一次实验能够同时检测多项代谢物指标。

  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国内质谱技术的日渐成熟,质谱仪也将逐步取代生化仪,大大改善检测结果,造福于民。

  9人团队三年“极速突破”

  外界鲜为人知的是,这项生物质谱技术新突破,实为一支小小的9人团队的三年努力所得。

  随着质谱技术的日渐普及,一场医疗领域科技革命已然开始。该9人项目团队的一位人士介绍,在医学检测领域,质谱技术涵盖范围非常宽泛。起初,团队在市场开拓上的定位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多个方向,为了找准重点着力方向,团队9人分别融入不同生物领域圈,寻找市场需求最强、最广的点。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后期的技术突破增加了信心。

  据其回忆,有一次同事的亲人住院,需要进行肾脏透析,当时医生表示,“传统检测技术,血液中其他干扰物质也能和抗体发生交叉反应,对于肾脏疾病确诊增加了相当大难度,如果有新技术出现,将检测结果控制在10%左右误差就好了。”大量的市场反馈,更坚定了陈希从小分子检测领域着手,寻找一种准确高效检测手段的想法。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质谱9人团队经过多轮分析和尝试,决定先从临床样本(血液、尿液、组织液等)中氨基酸检测入手,寻求突破。没想到三年便实现技术突破。武汉人福医药董事长王学海曾表示,生物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是一个投入大、风险多、周期长的领域,多数跨国公司在这个领域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

  目前,该项目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名为“一种临床样本中游离氨基酸的定量检测方法”的专利,已获得受理,有望在今年底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陈希博士介绍,质谱技术已然成为临床检测领域最富有生命力的新技术之一,团队希望通过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最终将开发的基于质谱技术的疾病相关代谢物检测试剂盒应用于各大医疗系统,实现临床样本中疾病相关代谢物准确而快速的检测,从而推动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临床检验事业的发展。

  目前,研究院已经与同济医院完成了项目对接,为团队提供样本用于研发,下一步将针对该项目开展战略合作。让这个9人团队欣慰的是,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质谱团队还积极联合武汉大学质谱专家冯钰锜教授一起攻坚克难,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基于质谱技术的临床样本检测”项目引起了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被纳入2016年武汉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有望在明年将研发成果转化成产品,投放到检验科进行质量评估。”

  技术创新成武汉经济新引擎

  据了解,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湖北省委省政府整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凯迪控股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优势资源组建而成,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专业服务和成果转化,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平台。

  截至目前,该技术平台配备生物实验大型仪器设备243台套,是目前华中地区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生物实验大型仪器聚集地。

  作为光谷生物城“技术心脏”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2016年仅提供给企业的技术服务金额就超过10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技术服务累计服务客户达415家,比去年增加115家,增长率超38.3%,检测样本数量达17518个,在公益服务、科研合作、商业服务等功能上实现了均衡配比。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新技术的突破,是近年来光谷生物城技术革新和产业推进的缩影。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杨帆博士介绍,作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生物服务等领域,已建成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医疗器械园、医学健康园、智慧健康园和生命健康园共六大产业园区,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建设生命健康园,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生活为一体的生物产业新城。

  随着生物领域细分行业在武汉全面崛起,行业内企业也“扎堆”光谷生物城。全国最大的医学特检机构康圣达、亚洲最大医药CRO企业药明康德在武汉设立了华中地区唯一研发生产基地,九州通医药集团已经成长为我国最大民营医药物流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排痰机行业:国产化率超76% 市场CR5占比不足40%

我国排痰机行业:国产化率超76% 市场CR5占比不足40%

采购来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庞大的患者群体带动排痰机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排痰机采购量有所下滑,2024年我国排痰机采购总量为3154台,同比下降23.2%;采购总金额为0.89亿元,同比下降24.6%。

2025年11月24日
我国康复器械行业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特征 头部企业尚未形成绝对优势

我国康复器械行业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特征 头部企业尚未形成绝对优势

市场份额来看,2024年我国康复器械行业中,市场份额占比前3的企业为可孚医疗、鱼跃医疗、翔宇医疗,分别占市场份额6.47%、6.18%和3.51%。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随着一次性内镜的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广泛采纳一次性内镜,其应用已从单一领域扩展至胆道、支气管、输尿管等多个临床场景。我国一次性胆道镜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0.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0.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9%。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CDMO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九洲药业、皓元医药,这些企业在相关业务具有一定经验,在研发上实力较强;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益诺思、金斯瑞生物、毕得医药等;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雅本化学、和元生物、东曜药业等。

2025年09月30日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从2015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化疗药物市场。2024年全球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35.3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235.75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70.31%;欧洲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1.68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9.45%;北美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8.06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11.35%。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在销品牌数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有121种,较2023年增加11种;2025年一季度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达到130种。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天然草药治疗方法的认可度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贴膏剂,进一步拓宽了中成药贴膏剂的市场需求,庞大的市场需求带动我国中成药贴膏剂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达140亿元,占药用贴膏剂市场整体规模的65.34%。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作为处方药,依达拉奉的流通高度依赖医疗机构。其使用需经医生诊断开具处方,且医保报销政策多与院内购药绑定,这共同决定了医院是我国依达拉奉销售的核心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院数量达3.9万个,同比增长1.7%,我国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对依达拉奉的需求也逐步扩大。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