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我国中药材出口情况市场分析

        内容提示: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宁波口岸累计出口中药材802.2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17.3%,价值477.9万美元,增长36.7%。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5957美元,上涨65.3%。主要特点如下:

一、6月出口量、价环比均小幅回落。6月份,宁波口岸出口中药材100.4吨,同比减少22.6%,环比减少14.6%。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5130美元,同比上涨31.8%,环比下跌35%。

二、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明显减少。上半年宁波口岸一般贸易项下出口中药材709.3吨,减少16.4%,占同期宁波口岸中药材出口总量的88.4%,其余均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减少23.5%。

三、私营企业为出口主力,国有企业出口成倍增加。上半年宁波口岸私营企业出口中药材616.2吨,减少23.4%,占同期宁波口岸中药材出口总量的76.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79.7吨,增加10.4%;国有企业出口6.4吨,增加1.4倍。

四、主要出口至日本、韩国和美国,其中对韩国出口显著下滑。上半年宁波口岸对日本出口中药材330.1吨,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对韩国出口219.5吨,减少50.4%;对美国出口180.1吨,增加10.7%,3者合计占同期宁波口岸中药材出口总量的91%。

近年来中药凭借着在治疗慢性病及有效预防流感方面独特的优势,逐渐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力,中药“药食两用”的特点开始在国外逐渐流行。

但是中药材自身行业存在的不足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存在共同加剧了我国中药材行业出口困境。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欧盟贸易壁垒缓冲期结束,中药材出口欧盟受阻。2004年3月31日,欧盟发布新规:对已在欧盟市场以“膳食补充剂”身份销售的草药产品,允许再售7年,并在此期间允许采用传统草药简化申请的途径来获取药品的合法地位。但缓冲期如今已结束,我国中成药没有一款在欧盟注册成功。除欧盟外,香港在去年底全面实施《中医药条例》,提高了中药进口的门槛,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对保健品和植提产品提出新注册要求和有关进口国提高农药残留标准,中药出口再度陷入困境。

二、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大幅上涨。近来中药材需求上升致价格快速上涨,5月17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发布的5月市场价格监测报告显示,在所监测的537个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月升价品种371个,占总量约69%;降价品种127个,占总量约24%。

三、野生药材资源造假之势愈演愈烈。中药材种植受季节和生产周期长等限制,市场反应迟缓,道地野生中药材正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甚至枯竭,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已达168种。近年来,天然绿色的中药需求持续增加,供给却呈下降趋势。包括滋补、养生药在内,中药年需求量已高达70万吨。从2000年开始,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就以每年20%的速度在递减。在野生药材供应紧缺、价格高涨的现实面前,不法企业通过虚假投料、重复提纯利用等手段提高利润,中药材造假有愈演愈烈之势。

四、国内企业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一些中药老字号如“王老吉”、“保济丸”等,都在海外遭到恶意抢注,这对老字号中药企业走向海外造成了阻碍。另一方面,“洋中药”也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08年申请164件,授权33件;2009年申请153件,授权60件。同时,这些跨国医药集团还到世界各国申请中药专利。业内人士认为中药知识产权问题是我国中药产业链条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中药知识产权流失严重,中药业面临着巨大危机。

为此建议:一中药材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认证,研究国外认证制度和质量控制标准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尽快获得国际市场的准入证;二是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分散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四是加强选材,严格残留农药等不纯物或容易引起副作用的物质的质检,提升自身生产质量。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园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园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从省市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4月1日我国生物医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上海市;企业注册量为199788家、141483家、97227家、96259家、82280家;占比分别为13.27%、9.40%、6.46%、6.39%、5.47%。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 企业主营产品主要集中于诊断

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 企业主营产品主要集中于诊断

产品结构来看,我国AI医疗器械企业主营产品类别覆盖诊断、治疗、监护、康复、中医等领域,主要集中于诊断与治疗两大方向,占比约66%。

2025年03月29日
眼镜镜片行业:按出厂售额蔡司、依视路占比较高 按零售量明月镜片和万新镜片占比较高

眼镜镜片行业:按出厂售额蔡司、依视路占比较高 按零售量明月镜片和万新镜片占比较高

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按出厂销售额计算,2023年我国眼镜镜片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蔡司,占比为18%;其次为依视路,占比为明月镜片,占比为9%。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 国产三类体外诊断产品为主要产品 企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 国产三类体外诊断产品为主要产品 企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体外诊断可细分为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POCT、血液检测、微生物检测等,其中市场占比最高为免疫诊断,占比为38%;其次为生化诊断,占比为19%;第三是分子诊断,占比为15%。

2025年03月06日
我国基因编辑行业:邦耀生物及百奥赛图专利申请数量较多 诺唯赞营收领先

我国基因编辑行业:邦耀生物及百奥赛图专利申请数量较多 诺唯赞营收领先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行业竞争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诺唯赞,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南模生物、百奥赛图、药康生物等,营业收入在1亿元到1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下。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甲流特效药行业:国产药占主要市场 多禧生物科技专利优势明显

我国甲流特效药行业:国产药占主要市场 多禧生物科技专利优势明显

截至2024年3月8日,中国共计获得86个国产甲流特效药的批准文号,约占81.13%;进口甲流特效药共计20款,占18.87%左右。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为最大细分市场 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为最大细分市场 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当前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企业竞争愈发激烈。2019年到2023年我国医疗大数据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医疗大数据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9355家,同比增长32.7%。

2025年03月04日
【产业链】我国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基因测序上游为设备及材料,主要为测序设备研发制造和耗材及试剂生产;中游为基因测序服务商;下游为科研机构、医疗机构、药企和测序相关应用或服务的终端消费者。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