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我国中药材出口情况市场分析

        内容提示: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宁波口岸累计出口中药材802.2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17.3%,价值477.9万美元,增长36.7%。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5957美元,上涨65.3%。主要特点如下:

一、6月出口量、价环比均小幅回落。6月份,宁波口岸出口中药材100.4吨,同比减少22.6%,环比减少14.6%。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5130美元,同比上涨31.8%,环比下跌35%。

二、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明显减少。上半年宁波口岸一般贸易项下出口中药材709.3吨,减少16.4%,占同期宁波口岸中药材出口总量的88.4%,其余均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减少23.5%。

三、私营企业为出口主力,国有企业出口成倍增加。上半年宁波口岸私营企业出口中药材616.2吨,减少23.4%,占同期宁波口岸中药材出口总量的76.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79.7吨,增加10.4%;国有企业出口6.4吨,增加1.4倍。

四、主要出口至日本、韩国和美国,其中对韩国出口显著下滑。上半年宁波口岸对日本出口中药材330.1吨,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对韩国出口219.5吨,减少50.4%;对美国出口180.1吨,增加10.7%,3者合计占同期宁波口岸中药材出口总量的91%。

近年来中药凭借着在治疗慢性病及有效预防流感方面独特的优势,逐渐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力,中药“药食两用”的特点开始在国外逐渐流行。

但是中药材自身行业存在的不足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存在共同加剧了我国中药材行业出口困境。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欧盟贸易壁垒缓冲期结束,中药材出口欧盟受阻。2004年3月31日,欧盟发布新规:对已在欧盟市场以“膳食补充剂”身份销售的草药产品,允许再售7年,并在此期间允许采用传统草药简化申请的途径来获取药品的合法地位。但缓冲期如今已结束,我国中成药没有一款在欧盟注册成功。除欧盟外,香港在去年底全面实施《中医药条例》,提高了中药进口的门槛,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对保健品和植提产品提出新注册要求和有关进口国提高农药残留标准,中药出口再度陷入困境。

二、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大幅上涨。近来中药材需求上升致价格快速上涨,5月17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发布的5月市场价格监测报告显示,在所监测的537个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月升价品种371个,占总量约69%;降价品种127个,占总量约24%。

三、野生药材资源造假之势愈演愈烈。中药材种植受季节和生产周期长等限制,市场反应迟缓,道地野生中药材正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甚至枯竭,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已达168种。近年来,天然绿色的中药需求持续增加,供给却呈下降趋势。包括滋补、养生药在内,中药年需求量已高达70万吨。从2000年开始,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就以每年20%的速度在递减。在野生药材供应紧缺、价格高涨的现实面前,不法企业通过虚假投料、重复提纯利用等手段提高利润,中药材造假有愈演愈烈之势。

四、国内企业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一些中药老字号如“王老吉”、“保济丸”等,都在海外遭到恶意抢注,这对老字号中药企业走向海外造成了阻碍。另一方面,“洋中药”也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08年申请164件,授权33件;2009年申请153件,授权60件。同时,这些跨国医药集团还到世界各国申请中药专利。业内人士认为中药知识产权问题是我国中药产业链条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中药知识产权流失严重,中药业面临着巨大危机。

为此建议:一中药材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认证,研究国外认证制度和质量控制标准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尽快获得国际市场的准入证;二是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分散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四是加强选材,严格残留农药等不纯物或容易引起副作用的物质的质检,提升自身生产质量。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随着一次性内镜的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广泛采纳一次性内镜,其应用已从单一领域扩展至胆道、支气管、输尿管等多个临床场景。我国一次性胆道镜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0.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0.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9%。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CDMO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九洲药业、皓元医药,这些企业在相关业务具有一定经验,在研发上实力较强;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益诺思、金斯瑞生物、毕得医药等;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雅本化学、和元生物、东曜药业等。

2025年09月30日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从2015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化疗药物市场。2024年全球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35.3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235.75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70.31%;欧洲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1.68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9.45%;北美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8.06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11.35%。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在销品牌数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有121种,较2023年增加11种;2025年一季度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达到130种。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天然草药治疗方法的认可度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贴膏剂,进一步拓宽了中成药贴膏剂的市场需求,庞大的市场需求带动我国中成药贴膏剂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达140亿元,占药用贴膏剂市场整体规模的65.34%。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作为处方药,依达拉奉的流通高度依赖医疗机构。其使用需经医生诊断开具处方,且医保报销政策多与院内购药绑定,这共同决定了医院是我国依达拉奉销售的核心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院数量达3.9万个,同比增长1.7%,我国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对依达拉奉的需求也逐步扩大。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小核酸药物作为行业核心赛道,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强劲增长态势,销售额从2020年的29亿美元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51亿美元。

2025年09月10日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动物疫苗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动物疫苗上游原材料参与企业有源培生物、中海生物技术等企业等;包装产量及生产设备参与企业有正川股份、山东药玻、楚天科技等。中游动物疫苗研发生产参与企业主要有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海利生物、瑞普生物、科前生物、普莱柯等。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