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我国中药材出口情况市场分析

        内容提示: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宁波口岸累计出口中药材802.2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17.3%,价值477.9万美元,增长36.7%。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5957美元,上涨65.3%。主要特点如下:

一、6月出口量、价环比均小幅回落。6月份,宁波口岸出口中药材100.4吨,同比减少22.6%,环比减少14.6%。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5130美元,同比上涨31.8%,环比下跌35%。

二、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明显减少。上半年宁波口岸一般贸易项下出口中药材709.3吨,减少16.4%,占同期宁波口岸中药材出口总量的88.4%,其余均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减少23.5%。

三、私营企业为出口主力,国有企业出口成倍增加。上半年宁波口岸私营企业出口中药材616.2吨,减少23.4%,占同期宁波口岸中药材出口总量的76.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79.7吨,增加10.4%;国有企业出口6.4吨,增加1.4倍。

四、主要出口至日本、韩国和美国,其中对韩国出口显著下滑。上半年宁波口岸对日本出口中药材330.1吨,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对韩国出口219.5吨,减少50.4%;对美国出口180.1吨,增加10.7%,3者合计占同期宁波口岸中药材出口总量的91%。

近年来中药凭借着在治疗慢性病及有效预防流感方面独特的优势,逐渐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力,中药“药食两用”的特点开始在国外逐渐流行。

但是中药材自身行业存在的不足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存在共同加剧了我国中药材行业出口困境。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欧盟贸易壁垒缓冲期结束,中药材出口欧盟受阻。2004年3月31日,欧盟发布新规:对已在欧盟市场以“膳食补充剂”身份销售的草药产品,允许再售7年,并在此期间允许采用传统草药简化申请的途径来获取药品的合法地位。但缓冲期如今已结束,我国中成药没有一款在欧盟注册成功。除欧盟外,香港在去年底全面实施《中医药条例》,提高了中药进口的门槛,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对保健品和植提产品提出新注册要求和有关进口国提高农药残留标准,中药出口再度陷入困境。

二、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大幅上涨。近来中药材需求上升致价格快速上涨,5月17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发布的5月市场价格监测报告显示,在所监测的537个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月升价品种371个,占总量约69%;降价品种127个,占总量约24%。

三、野生药材资源造假之势愈演愈烈。中药材种植受季节和生产周期长等限制,市场反应迟缓,道地野生中药材正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甚至枯竭,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已达168种。近年来,天然绿色的中药需求持续增加,供给却呈下降趋势。包括滋补、养生药在内,中药年需求量已高达70万吨。从2000年开始,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就以每年20%的速度在递减。在野生药材供应紧缺、价格高涨的现实面前,不法企业通过虚假投料、重复提纯利用等手段提高利润,中药材造假有愈演愈烈之势。

四、国内企业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一些中药老字号如“王老吉”、“保济丸”等,都在海外遭到恶意抢注,这对老字号中药企业走向海外造成了阻碍。另一方面,“洋中药”也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08年申请164件,授权33件;2009年申请153件,授权60件。同时,这些跨国医药集团还到世界各国申请中药专利。业内人士认为中药知识产权问题是我国中药产业链条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中药知识产权流失严重,中药业面临着巨大危机。

为此建议:一中药材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认证,研究国外认证制度和质量控制标准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尽快获得国际市场的准入证;二是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分散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四是加强选材,严格残留农药等不纯物或容易引起副作用的物质的质检,提升自身生产质量。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开立医疗、万东医疗、理邦仪器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澳华内镜、祥生医疗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20日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蛋白粉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蛋白粉上游畜禽养殖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温氏股份、仙坛股份、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新希望等;农业种植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农发种业、北大荒、隆平高科等。中游蛋白粉生产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康恩贝、双塔食品、仙乐健康、曜能科技、嘉华股份、交大昂立、江中药业、华特达因、西麦食品等。

2025年08月19日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全球维生素A生产企业中CR5达91%。目前,巴斯夫、新和成、帝斯曼、安迪苏、浙江医药以及金达威为维生素A产品的集中提供商,产能分别占比31%、17%、16%、16%、11%、9%。

2025年08月16日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医疗大数据、医疗器械和医药,医疗大数据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医药主要包括生物药、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游主要是数字医疗运营服务,包括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数字医保等,其中互联网医疗包括远程医疗、医疗信息服务、在线诊断、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2024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中,奥精医疗、威高骨科、昊海生科、正海生物、赛诺医疗、心脉医疗、佰仁医疗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接近或等于100%,其余企业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相对较低。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血管造影X射线机是现代医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招投标市场有829家采购单位,674家中标单位,中标设备数量达1183套,中标总金额约88.53亿元,均价为748.4万元/套。2025年1-6月,中标设备数量为411套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医药行业:中成药占比逐渐扩大 抗肿瘤化学药物销售额最高

我国医药行业:中成药占比逐渐扩大 抗肿瘤化学药物销售额最高

从销售渠道来看,2024年我国医药市场呈多元化格局,其中,医院渠道占据主导地位,达到67%;其次是药店,占比28%;基层和线上渠道占比较小,分别占比为3%、2%。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对比:华熙生物产销量遥遥领先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对比:华熙生物产销量遥遥领先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辅料生产及器械制造,包括透明质酸(玻尿酸)、重组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PLLA)、动物源胶原蛋、肉毒素原料、聚己内酯(PCL)、预灌封注射器、交联剂等;中游为产品研发与制造,包括玻尿酸填充剂、胶原蛋白填充剂、肉毒素填充剂、再生材料填充剂等;下游为销售渠道,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连锁机

2025年07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