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POCT行业成长空间及竞争要素分析(图)

        1国产介入充分,二胎政策为妊娠POCT检测打开成长空间

        妊娠类POCT产品主要是用于妊娠检测和人口优生优育的早期检测,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促黄体激素(LH)检测、促卵泡激素(FSH)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检测等。

 
图:POCT检测仪器

        HCG可以在受孕的妇女尿液中检测,是早期检测怀孕的最好标志,HCG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值。妇女孕后35~50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IU/L;60~70天可达80000IU/L,多胎妊娠者尿HCG常高于一胎妊娠。

        促黄体激素是含量随女性月经周期而呈周期性变化的激素,其作用是刺激卵巢内成熟卵子的释放。其峰值出现时,LH在女性尿液中大量存在,所以从尿液中检测LH含量是预测排卵的可靠指标。

        在妇女月经周期中期,LH分泌量急剧增加,形成“LH峰”后24~48小时内可促发排卵。因此,“LH峰”前后1~3天内妇女最易受孕。促卵泡激素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成分为糖蛋白。卵泡刺激素调控人体的发育、生长、青春期性成熟、以及生殖相关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刺激生殖细胞的成熟。

        妊娠类POCT检测市场必然和育龄产妇数量相关,整体市场趋于成熟。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数量约为1700万,目前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给妊娠POCT检测市场带来的新的活力,打开成长空间。整个市场的容量目前为3亿左右,年增速10%左右。目前国内企业POCT产品包含妊娠POCT检测的主要有万孚生物(300482.SZ)、基蛋生物(603387.SH)、明德生物和润和生物等。

        2传染病POCT技术壁垒相对不高,竞争激烈

        传染病类POCT产品主要是针对各类常见传染病及重大传染病等基层现场筛查、快速检测的产品,主要包括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疟疾、流感等传染病的快速检测产品。全球市场容量约8亿美元,随着一些重大传染病(比如甲型H1N1流感、SARS等)爆发频率和危害的增加,各个国家对于传染病的监控和检测更加重视。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POCT产业专项调查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中国传染病POCT检测市场主要集中在基层医疗机构、社康门诊等其它医疗机构,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增速12%左右。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以门槛较低的胶体金技术为主,国内厂商介入充分,竞争较为激烈。目前国内主要供应厂家为:杭州艾博、北京蓝十字、北京万泰、厦门英科新创、万孚生物(300482.SZ)、北京万华普曼、上海科华(002022.SZ)、郑州安图(603658.SH)等。

        3.POCT行业竞争要素梳理:研发投入+强质控+渠道下沉+售后升级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1)产品升级快,研发驱动性强

        POCT产品以小型化和便携化为发展趋势,其技术壁垒不如大型化学发光仪和基因测序仪那么高。且POCT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是5年左右,更新换代的速度快,新品是抢占市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此POCT行业受研发驱动属性较强。从国内POCT龙头来看,各个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均处于较高水平。A股公司三诺生物和万孚生物2016年收入分别为7.96亿和5.47亿;研发支出分别为5198万和6172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6.5%和11.3%。新三板公司微点生物2016年收入8567万元,研发投入1960万元,占比接近23%。因此高研发投入是POCT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树立行业标杆,建立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POCT细分领域目前尚存在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部分成熟的阶段,龙头企业要想在行业中突围,必须建立好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树立自身在行业中的标杆作用,使得品牌深入人心,给医院的信任感强。

        (3)渠道下沉是关键

        POCT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前景与推广速度极快。主要原因在于(1)基层医疗机构对价格比较敏感,POCT设备一般为小型化、便捷化为主,且一般采取免费投放的方式,对于基层医院成本压力不大;(2)基层医务人员整体专业性、大型设备操作能力不如三甲医院,POCT的使用操作比较简单,对操作者要求不高,只需简单培训即可,非专业人员同样可以进行检测,提高普适度;(3)POCT的特性就是检出结果快速,操作简便,极其适用于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及急诊相关科室的应用推广,如心血管相关的心衰、心梗等,随着分级诊疗逐步深入,基层医院在常规诊疗、急诊治疗中的作用逐步凸显,更容易覆盖广大的患病群体。因此POCT企业渠道下沉极其重要,抓住了基层市场也就抓住了未来快速成长的主动权。

        (4)售后升级提升客户黏性

        POCT企业要想维护客户黏性,维持快速发展必须要主动做到售后升级,包括通过学术推广、培训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同时通过客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技术路径和改善性能,从医院端的角度考虑各类问题。通过主动的售后服务升级打造良好的品牌效益。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园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园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从省市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4月1日我国生物医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上海市;企业注册量为199788家、141483家、97227家、96259家、82280家;占比分别为13.27%、9.40%、6.46%、6.39%、5.47%。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 企业主营产品主要集中于诊断

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 企业主营产品主要集中于诊断

产品结构来看,我国AI医疗器械企业主营产品类别覆盖诊断、治疗、监护、康复、中医等领域,主要集中于诊断与治疗两大方向,占比约66%。

2025年03月29日
眼镜镜片行业:按出厂售额蔡司、依视路占比较高 按零售量明月镜片和万新镜片占比较高

眼镜镜片行业:按出厂售额蔡司、依视路占比较高 按零售量明月镜片和万新镜片占比较高

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按出厂销售额计算,2023年我国眼镜镜片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蔡司,占比为18%;其次为依视路,占比为明月镜片,占比为9%。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 国产三类体外诊断产品为主要产品 企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 国产三类体外诊断产品为主要产品 企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体外诊断可细分为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POCT、血液检测、微生物检测等,其中市场占比最高为免疫诊断,占比为38%;其次为生化诊断,占比为19%;第三是分子诊断,占比为15%。

2025年03月06日
我国基因编辑行业:邦耀生物及百奥赛图专利申请数量较多 诺唯赞营收领先

我国基因编辑行业:邦耀生物及百奥赛图专利申请数量较多 诺唯赞营收领先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行业竞争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诺唯赞,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南模生物、百奥赛图、药康生物等,营业收入在1亿元到1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下。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甲流特效药行业:国产药占主要市场 多禧生物科技专利优势明显

我国甲流特效药行业:国产药占主要市场 多禧生物科技专利优势明显

截至2024年3月8日,中国共计获得86个国产甲流特效药的批准文号,约占81.13%;进口甲流特效药共计20款,占18.87%左右。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为最大细分市场 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为最大细分市场 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当前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企业竞争愈发激烈。2019年到2023年我国医疗大数据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医疗大数据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9355家,同比增长32.7%。

2025年03月04日
【产业链】我国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基因测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基因测序上游为设备及材料,主要为测序设备研发制造和耗材及试剂生产;中游为基因测序服务商;下游为科研机构、医疗机构、药企和测序相关应用或服务的终端消费者。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