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情况分析

         内容提示:根据中药材天地网的监测,10月份综合200指数收于2264.67点,环比上月大跌5.286%。从品种价格波动数量来看,10月品种价格波动数量较9月明显减少,价涨品种数量减少,价跌品种和平价品种数量较上月均有所增多。在其监控的537个品种中,同上月价格比较,10月升价品种40个,占总量约8%;降价品种195个,占总量约36%。鹿肾、金钱草、北沙参分别以-56%、-51%和-46%的价格浮动占据降价品种榜的前三名。
  11月1日,中药材天地网发布2011年10月中药材市场价格监测报告。10月份,反映国内中药材价格整体走势的综合200指数收于2264.67点,环比上月大跌5.286%。报告称,指数下行趋势不变,短期内趋势难以反转。


  从2008年年底开始,低迷近10年的中药材价格行情一路上扬,综合200指数也从2009年初的1000点直奔2011年中的2900点。仅在2010年,全国537个药材品种中,超过八成药材价格上涨,平均涨幅为109%。然而从今年6月开始,中药材价格如同坐过山车一般,从高点急转直下。


  “市场暴涨暴跌总会损害供求的其中一端,甚至两端俱损。”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心。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主任、中药材天地网董事长龙兴超直言,价格大起大落,不仅对中药材市场带来冲击,更将直接影响整个中药产业和百姓利益。


  持续暴跌原因复杂


  根据中药材天地网的监测,10月份综合200指数收于2264.67点,环比上月大跌5.286%。从品种价格波动数量来看,10月品种价格波动数量较9月明显减少,价涨品种数量减少,价跌品种和平价品种数量较上月均有所增多。在其监控的537个品种中,同上月价格比较,10月升价品种40个,占总量约8%;降价品种195个,占总量约36%。鹿肾、金钱草、北沙参分别以-56%、-51%和-46%的价格浮动占据降价品种榜的前三名。


  今年6月,综合200指数收于2885.20点,环比上月下跌1.12%,出现了今年近5个月以来首次出现月环比下跌的情况(注:1月、2月分别出现环比下跌,3月后持续上涨以至达到顶点)。此后几个月,综合200指数“跌跌不休”,分别以-5.01%、-6.427%、-4.51%直线向下。截至11月3日,该指数已经从2900点左右跌至2240.68点。


  “从市场供求关系和人气指标综合分析,不排除综指200有下跌到2000点以下的可能。”有分析人士如是预测。


  “多种因素造成了今年中药材价格暴跌。”龙兴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材价格已经持续上行了两年多,根据其市场周期性,必然出现价格回调;其次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之下,整个市场资金偏紧,游资炒作力度减弱,甚至撤出药市。


  “今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采取行动,严厉打击囤积炒作中药材价格的违法行为,令很多想进药市的人最终不敢进,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不下去,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药材价格下降。”龙兴超说。


  此外,由于前两年药材价格暴涨,药农纷纷扩大种植面积,导致家种药材数量大幅增长,至2011年秋季药材产新,加上厂家原有库存有待消化,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价格危机殃及质量

 


  太子参价格只相当于最高时的一半;麦冬目前的市场价格只有50多元/公斤,不足价格最高时的三分之一;川芎的价格更是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最高的32元/公斤跌到16元/公斤。


  对中成药企业来说,药材价格出现下降无疑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提高利润。但是在采访过程中,一些企业人士却对记者表示了对中药材价格暴跌的隐忧。


  四川某中药企业高管直言,药价暴跌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药贱伤农”。一旦药农大面积弃种,将直接重创整个产业链的根本,几年后必然会出现药材短缺,为市场行情进入新一轮暴涨暴跌埋下隐患。其次就是暴涨暴跌导致的药材囤积,大大降低了中药材原料的质量。


  业内人士指出,前一轮药材价格暴涨,已刺激众多药材品种严重供大于求,大量药材囤积在药商(农)手里。由于现代化仓储条件不完备,在囤积药材的过程中,药商(农)们很难严格根据实际所需条件进行储存。有的药材收上来是湿的,时间放长了容易发霉生虫、甚至腐烂变质;有的时候为了让药材保持好的卖相,药商们还会为其“美容”,如用硫磺熏等。待到药材价格出现反弹,这些劣质药材就会重新回到市场。


  “前几年就有烂市的白芍、丹皮等品种存放十几年后又投入流通。”中国中药协会相关人士说。


  “我们在实际采购中发现,很多药材都出现了二氧化硫超标。”扬子江药业高管如是称。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屠鹏飞在甘肃考察时发现,一些药商年年用硫磺熏储存的党参,仅仅是为了让药材卖相“好看”。


  “药材好,药才好”这句话已经得到行业共识。没有好的药材很难生产出优质的成品。大量的劣质药材在市面上流通,毁掉的不仅是中药产业,更是整个中医药事业。

多方努力稳价保质

 


  事实上,对于整个中成药产业链来说,中药材价格是“涨亦忧,跌亦忧”。“跌亦忧”自不待言,“涨亦忧”更是将中成药企业折磨得欲哭无泪。


  这几年,我国中药材价格先后经历了四轮暴涨。数据显示,2007年1月太子参价格不过22.3元/公斤,到2011年6月其查询价已达到250元/公斤,涨幅高达1021.08%;在同一时间段内,党参的价格从10.3元/公斤涨到90元/公斤,涨幅为773.79%;桔梗价格从9.8元/公斤上升到72.5元/公斤,涨幅为639.80%。


  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其价格可以随行就市,但成药却不行。“不少中成药都是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或者医保目录品种,其价格受国家限制,不能随意上涨。”一位药企人士如是表示。不仅如此,在以降低药品价格为目的的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为了生存,企业还不得不主动降低药价。2011年年中报告里,被称作“绩优股”的江中药业、健康元和吉林敖东净利润增长分别下滑23.59%、33.04%和20.96%。


  一方面是随行就市、不断暴涨暴跌的原材料,一方面是价格管死、不升反降的成药价格,中药产业的发展似乎成了无解难题,而价格倒挂考验着中药企业的良心。一位中成药企业高管指出,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替代投料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药质量的三大问题。龙兴超也表示,因为三七剪口价格比三七120低,国内不少厂家采购三七时几乎首选三七剪口;连翘的价格是连翘叶的两倍,在生产双黄连过程中,有企业就选用连翘叶……类似情况并不鲜见。


  “最让人担心的是,野生资源保护利用难以持续。”龙兴超强调。“大量野生药材是5年、8年生品种,一旦采竭难以恢复。以重楼为例,国人已挖到了中国与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乃至尼泊尔等国的边境线。”他预测,尽管现在中药材价格出现暴跌,但是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现代家种技术研究的不足,野生药材的价格还会在明年5月份后出现直线上升。


  为了保证企业不受药材价格波动的影响,国内一些中药企业陆续建立起了自己的GAP基地。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防止药材价格大起大落,保障中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应从多个层面加以综合考量。


  在2011中药产业发展论坛上,有企业人士建议,国家应建好中药材信息平台,做好信息导航、产销对接,同时加大对游资炒作的执法力度,引导药农合理种植;建立国家、地方两级中药材储备制度,对重点品种进行战略储备,以稳定中药材价格,减轻中药材价格上涨为中成药生产企业造成的压力;可以将主用中药材引入期货市场。亦有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应从中医药事业发展角度出发,高度重视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调整相关政策,比如在药材价格剧烈震荡期,对下游中成药生产企业实施退税、减税等补贴,以保障药品质量,保障药品供应。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开立医疗、万东医疗、理邦仪器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澳华内镜、祥生医疗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20日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蛋白粉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蛋白粉上游畜禽养殖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温氏股份、仙坛股份、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新希望等;农业种植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农发种业、北大荒、隆平高科等。中游蛋白粉生产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康恩贝、双塔食品、仙乐健康、曜能科技、嘉华股份、交大昂立、江中药业、华特达因、西麦食品等。

2025年08月19日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全球维生素A生产企业中CR5达91%。目前,巴斯夫、新和成、帝斯曼、安迪苏、浙江医药以及金达威为维生素A产品的集中提供商,产能分别占比31%、17%、16%、16%、11%、9%。

2025年08月16日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医疗大数据、医疗器械和医药,医疗大数据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医药主要包括生物药、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游主要是数字医疗运营服务,包括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数字医保等,其中互联网医疗包括远程医疗、医疗信息服务、在线诊断、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2024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中,奥精医疗、威高骨科、昊海生科、正海生物、赛诺医疗、心脉医疗、佰仁医疗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接近或等于100%,其余企业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相对较低。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血管造影X射线机是现代医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招投标市场有829家采购单位,674家中标单位,中标设备数量达1183套,中标总金额约88.53亿元,均价为748.4万元/套。2025年1-6月,中标设备数量为411套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医药行业:中成药占比逐渐扩大 抗肿瘤化学药物销售额最高

我国医药行业:中成药占比逐渐扩大 抗肿瘤化学药物销售额最高

从销售渠道来看,2024年我国医药市场呈多元化格局,其中,医院渠道占据主导地位,达到67%;其次是药店,占比28%;基层和线上渠道占比较小,分别占比为3%、2%。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对比:华熙生物产销量遥遥领先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对比:华熙生物产销量遥遥领先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辅料生产及器械制造,包括透明质酸(玻尿酸)、重组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PLLA)、动物源胶原蛋、肉毒素原料、聚己内酯(PCL)、预灌封注射器、交联剂等;中游为产品研发与制造,包括玻尿酸填充剂、胶原蛋白填充剂、肉毒素填充剂、再生材料填充剂等;下游为销售渠道,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连锁机

2025年07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