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基因科技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披露三季报 竞争优势依然凸显 未来将成长为全球企业

         10月28日晚,基因科技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披露三季报。报告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华大基因实现营收51.52亿元,实现净利润14.1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06亿元,净利润3.28亿元。具体如下:

成长能力指标

2021/9/30

2021/6/30

2021/3/31

2020/12/31

2020/9/30

2020/6/30

营业总收入()

51.52亿

36.46亿

15.63亿

83.97亿

67.52亿

41.08亿

归属净利润()

14.14亿

10.86亿

5.250亿

20.90亿

27.05亿

16.51亿

扣非净利润()

13.15亿

10.30亿

5.407亿

20.49亿

26.55亿

16.05亿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23.7

-11.24

97.6

199.86

225.82

218.08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47.72

-34.24

274.94

656.43

901.68

734.19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50.47

-35.83

369.01

825.16

1066.14

801.46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14.35

-13.46

9.2

12.26

33.18

86.67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47.59

-38.4

18.42

-22.91

56.75

443.7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51.9

-40.43

20.76

-22.64

60.72

565.96

盈利能力指标

2021/9/30

2021/6/30

2021/3/31

2020/12/31

2020/9/30

2020/6/30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

16.85

13.34

6.99

40.44

48.52

32.15

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加权)(%)

--

12.64

--

39.64

--

31.24

总资产收益率(加权)(%)

11.25

8.77

4.32

24.58

32.46

20.72

毛利率(%)

59.56

61.08

63.56

60.07

64.61

65.34

净利率(%)

27.78

30.01

34.03

25.03

40.46

40.24

财务风险指标

2021/9/30

2021/6/30

2021/3/31

2020/12/31

2020/9/30

2020/6/30

流动比率

3.299

3.462

3.068

2.214

3.072

2.457

速动比率

2.99

3.146

2.719

1.948

2.651

2.032

现金流量比率

0.515

0.213

0.038

0.948

0.987

0.679

资产负债率(%)

34.2

33.3

36.3

46.17

37.11

43.48

权益乘数

1.52

1.499

1.57

1.858

1.59

1.769

产权比率

0.527

0.506

0.578

0.875

0.6

0.782

营运能力指标

2021/9/30

2021/6/30

2021/3/31

2020/12/31

2020/9/30

2020/6/30

总资产周转天数()

666.8

615.8

709.4

366.6

336.5

349.6

存货周转天数()

133.6

126.5

175.2

72.62

82.09

102.4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81.07

88.31

90.9

59.92

66.94

59.03

总资产周转率()

0.405

0.292

0.127

0.982

0.802

0.515

存货周转率()

2.02

1.423

0.514

4.957

3.289

1.758

应收账款周转率()

3.331

2.038

0.99

6.008

4.033

3.049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华大基因同时也发布了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3亿元(含),且不超过2.6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30元/股。前三季度公司不断加强财务管理,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汇兑损益的影响,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大下降。而在此前华大基因曾发布了《关于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建计划增持金额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华大基因管理层对公司价值认可和未来发展前景有着较大的信心。

         研发费用持续加大,常规业务发展均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定位研究》显示,华大基因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将前沿的多组学科研成果应用于医学健康、农业育种、资源保存等领域,推动基因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作为全球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资源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华大基因近年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投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3.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24%,同时,不断引进专业研发人才,加大研发队伍建设,持续夯实公司研发能力。

2017-2021年三季度华大基因研发费用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得益于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常规业务发展均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常规业务发展均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业务

重要突破

生育健康方面

公司升级了多款检测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安馨可新生儿遗传病基因+代谢筛查产品、全外显子组检测产品、耳聋疾病基因诊断临床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发布了遗传病检测高效能解决方案,并上市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安觅方·快速版)产品。

肿瘤防控方面

华常康·无创肠癌基因检测全流程本地化解决方案上市,提升了公司在肿瘤检测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基于基因组及表观组等多组学技术的各项重点癌种早筛产品研发项目进展积极。

感染防控方面

华大基因基于宏基因组技术优势加速入院转化,进一步助力宏基因组学检测技术落地医院。报告期内,公司新推出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PMseqDatician病原专家分析系统,并发布了PMEasyDoctor病原组学大数据分析套件。

多组学大数据方面

公司在大群体大队列基因组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报告期内,公司中标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十万例罕见病患者全基因组测序计划采购项目,目前,该项目处于积极推进过程,有助于推动基因科技支持临床科研的发展。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观研天下整理(WW)

         公司加大常规业务海外拓展的产品储备,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公司前瞻性地加大常规业务海外拓展的产品储备,强化公司的全球品牌效应,增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公司针对多联检检测、核酸快速检测、不同变异株检测的市场需求所研发的相关检测试剂盒,核酸多重检测试剂产品、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肠癌辅助诊断产品等均获得了欧盟CE准入资质。在新冠疫情期间,华大基因将承载新冠检测以及精准医学科技赋能的工程化力量——“火眼”实验室快速推向世界。

         未来华大基因有望与当地医疗机构及公共卫生系统一起探索“火眼”实验室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等领域的应用,为公司海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华大基因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产品获得沙特阿拉伯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为中东地区长期本地化发展与合作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证明公司通过新冠业务积累的工程化模式可以赋能常规业务。

         随着全球精准医学计划的布局实施和人类健康意识的提高,全球的医疗行业最终必将走向依托于科学和专业化的道路。受政策利好、产业发展空间等外部因素,叠加公司自身的技术研发与平台优势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华大基因将在大健康、基因检测等领域贡献更多的自主科研力量与硬核科技支撑。

         企业竞争优势依然凸显

         专利技术与产品线优势。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专利成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拥有的已获授权专利共计346项,其中发明专利32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报告期内,新增获授权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新增专利申请45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专利合作协定(简称“PCT”)3项,实用新型4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有注册商标415项,其中报告期内新增商标申请150项;公司核心技术专利范围涵盖实验仪器、样品处理、测序文库构建、质量控制、生物信息分析等各个关键技术环节,生物信息分析等方面自主软件取得了561项软件著作权。

         基因检测实验室规模和布局优势。公司具有实验室规模和布局优势。公司在高通量测序实验室、分子实验室等生物学实验室建设方面有着较为深厚实力和丰富的经验。目前公司下属基因检测实验室总面积约3.1万平方米,实验室已安全运行累计超过100万小时。公司将基因测序技术应用于临床,其中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HPV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及遗传病基因检测为典型实例,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基因检测中心之一,并获得广泛认可。目前,公司已经与全国上千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与各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的联合实验室超过200家,在开展联合实验室合作过程中,为实现院内产学研快速转化,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多家标杆医院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公司拥有全球先进的基因组研究平台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完全具备筹备大型基因组学实验平台能力,有能力建设基因组临床应用转化平台,可提供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临床医学大数据分析及报告解读能力的系统解决方案。

         基因组大数据优势。以基因数据为代表的生命大数据是精准医疗的基础,也是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核心。公司着力于建设生命大数据相关的数据产出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建立了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一体机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分析平台。其中,自建大型计算集群并开发出相应的基因数据分析软件,基因测序平台、蛋白质谱平台数字化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自主测序仪占比超过93%,已建成基于本地化基因检测分析解决方案的一体机HALOS和基因云计算平台BGIOnline,通过交互式报告系统,满足个性化分析需求,打造数据、平台、传输、管理为一体的闭环管理体系。

         对此,有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底层技术创新的红利才刚刚拉开帷幕,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随着本土产业链的效率提升,包括人才的培养及海外渠道的打开,华大基因将成长为全球企业。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多数公司的业务覆盖多种疫苗类型,如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等,产品涵盖了预防流脑、宫颈癌、肺炎、流感、狂犬病等多种传染病的疫苗;区域布局方面,大部分公司的重点区域布局以国内为主,如华兰疫苗、金迪克等公司将国内作为主要市场。

2025年08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精准医疗上游药物、技术研发和药品、制剂、设备、器械等生产环节;中游包括细胞存储、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等精准预防环节;基因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精准诊断环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康复治疗等精准治疗环节。下游相关产品和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零售药店、各级医院等,最终提供给居民。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开立医疗、万东医疗、理邦仪器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澳华内镜、祥生医疗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20日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蛋白粉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蛋白粉上游畜禽养殖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温氏股份、仙坛股份、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新希望等;农业种植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农发种业、北大荒、隆平高科等。中游蛋白粉生产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康恩贝、双塔食品、仙乐健康、曜能科技、嘉华股份、交大昂立、江中药业、华特达因、西麦食品等。

2025年08月19日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全球维生素A生产企业中CR5达91%。目前,巴斯夫、新和成、帝斯曼、安迪苏、浙江医药以及金达威为维生素A产品的集中提供商,产能分别占比31%、17%、16%、16%、11%、9%。

2025年08月16日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医疗大数据、医疗器械和医药,医疗大数据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医药主要包括生物药、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游主要是数字医疗运营服务,包括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数字医保等,其中互联网医疗包括远程医疗、医疗信息服务、在线诊断、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2024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中,奥精医疗、威高骨科、昊海生科、正海生物、赛诺医疗、心脉医疗、佰仁医疗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接近或等于100%,其余企业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相对较低。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血管造影X射线机是现代医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招投标市场有829家采购单位,674家中标单位,中标设备数量达1183套,中标总金额约88.53亿元,均价为748.4万元/套。2025年1-6月,中标设备数量为411套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