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人参产业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内容提示:目前,我国有近2万家企业从事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但由于缺乏大品牌和骨干企业致使很多企业只能依附外资企业或品牌。我国人参产量占世界70%以上,出口占70~80%,世界人参总产值约500亿元,但中国只占16亿元,不到世界总产值的4%。我国人参的产量与产值相差20多倍。如此格局不禁让人想起此前我国稀土行业的境遇。

       “大东北”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东北亚最具活力的新经济版块。人参作为东北三宝之一,日益受到重视,但中国人参产业却遭遇与数年前“中国稀土”行业相同的迷局。

       产量产值严重不匹配

       目前,我国有近2万家企业从事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但由于缺乏大品牌和骨干企业致使很多企业只能依附外资企业或品牌。我国人参产量占世界70%以上,出口占70~80%,世界人参总产值约500亿元,但中国只占16亿元,不到世界总产值的4%。我国人参的产量与产值相差20多倍。如此格局不禁让人想起此前我国稀土行业的境遇。

       稀土之于中国,犹如石油之于中东、铁矿石之于澳大利亚。然当中东和澳大利亚享受“垄断”暴利之时,部分遭“贱卖”的中国稀土甚至通过“走私”通道成了他国的稀土储备。凤凰卫视《小财经》节目曾有“日本低价购买中国稀土,储量已够用50年”相关报道,并直言不讳其中险恶用心。我国人参产业会否重蹈覆辙,甚是堪忧。

       人参的价值日益突出

       人参作为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滋补品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被誉为“百草之王”。中医学典籍屡有记载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经养胃”且能安神益智、延年益寿;现代研究证明人参具有抗疲劳、提高人体抵抗力、增强智力、美容养颜等功效。深化发挥人参价值,不仅有益于增强国民体质、促进百姓健康事业发展,也关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国际上,中、日、德、奥、英、法等许多国家的药典都收录了人参定性的内容。随着人参深加工、精加工发展以及中草药的国际化,人参声名远播,更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每年的9~10月份,是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人参产销的“黄金季节”,人参市场成为国内外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人参产业的深化发展

       吉林省人参出口量是韩国的20多倍,出口创汇额却只有韩国的1/10。坊间传闻,相比于韩国所谓之高丽参,中国长白山人参抗癌效果更为突出;韩国人参原料不足,其原料有30%来自长白山人参。果真如此,不能不叫国人为之扼腕。如此差距,原因何在?其一,韩国政企联合做大做强,主要人参企业和品牌政府背景浓厚;其二,韩国针对人参产业立法,规定市场进入标准;其三,大力支持参农,资金、技术、产销等一条龙服务;其四,强化高丽参品牌宣传等。多年来,韩国政、商、学界刻意包装韩国为人参“发源地”和“宗主国”,尽管其人参产量、应用历史等都远不如中国;甚至追溯起来,韩国人参本源于吉林人参,但其整个产业优势明显。对比并反思,不能不为中国人参产业敲响警钟,产业深化任重而道远。

       中国人参产业需要战略觉醒

       人参堪称食品中的“稀土”,关系国民健康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人参产业发展必须从战略上觉醒。第一,建立并完善中国人参市场的准入制度。比如韩国通过人参立法规定市场准入制度。我国还应尽快跟进并更加严谨,同时构建稳健、系统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重视参农基础、保护参农利益刻不容缓。数年来,中国参农缺乏价格话语权,蒙受严重损失。政府需要进行调控管制,如对中国参农进行资金、税收扶持,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严防投机行为扰乱市场;进行产量管理,做到有序、有效、有利原则,防止随意垦发,过量透支。第三,建立自有品牌和研发优势,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一些先导企业已深入人参产业,致力于人参产业化、技术化发展,成为推动人参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应给予重点保护并扶植有实力、有基础的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自有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国际人参产业强国成功之处,从战略上重视对手,更要从策略上超越,这或许才是解决中国人参产业“稀土之惑”的方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多数公司的业务覆盖多种疫苗类型,如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等,产品涵盖了预防流脑、宫颈癌、肺炎、流感、狂犬病等多种传染病的疫苗;区域布局方面,大部分公司的重点区域布局以国内为主,如华兰疫苗、金迪克等公司将国内作为主要市场。

2025年08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精准医疗上游药物、技术研发和药品、制剂、设备、器械等生产环节;中游包括细胞存储、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等精准预防环节;基因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精准诊断环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康复治疗等精准治疗环节。下游相关产品和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零售药店、各级医院等,最终提供给居民。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开立医疗、万东医疗、理邦仪器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澳华内镜、祥生医疗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20日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蛋白粉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蛋白粉上游畜禽养殖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温氏股份、仙坛股份、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新希望等;农业种植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农发种业、北大荒、隆平高科等。中游蛋白粉生产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康恩贝、双塔食品、仙乐健康、曜能科技、嘉华股份、交大昂立、江中药业、华特达因、西麦食品等。

2025年08月19日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全球维生素A生产企业中CR5达91%。目前,巴斯夫、新和成、帝斯曼、安迪苏、浙江医药以及金达威为维生素A产品的集中提供商,产能分别占比31%、17%、16%、16%、11%、9%。

2025年08月16日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医疗大数据、医疗器械和医药,医疗大数据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医药主要包括生物药、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游主要是数字医疗运营服务,包括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数字医保等,其中互联网医疗包括远程医疗、医疗信息服务、在线诊断、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2024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中,奥精医疗、威高骨科、昊海生科、正海生物、赛诺医疗、心脉医疗、佰仁医疗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接近或等于100%,其余企业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相对较低。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血管造影X射线机是现代医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招投标市场有829家采购单位,674家中标单位,中标设备数量达1183套,中标总金额约88.53亿元,均价为748.4万元/套。2025年1-6月,中标设备数量为411套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