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渠道变革致业绩短期承压 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下降 汤臣倍健如何吸引线上更多年轻用户?

       10月25日,汤臣倍健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

       营收净利润双降


       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29亿元,同比增长1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3亿元,同比增长13.37%。

成长能力指标

2021/9/30

2021/6/30

2021/3/31

2020/12/31

2020/9/30

2020/6/30

营业总收入()

60.29亿

41.98亿

22.23亿

60.95亿

50.33亿

31.25亿

归属净利润()

16.63亿

13.71亿

8.163亿

15.24亿

14.67亿

9.618亿

扣非净利润()

15.67亿

12.46亿

7.632亿

11.44亿

14.88亿

9.993亿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9.79

34.32

48.66

15.83

14.88

5.23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13.37

42.55

52.7

528.29

23.16

10.96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5.36

24.71

45.2

365.82

31.07

17.76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1.07

5.06

11.94

3.07

9.16

4.46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11.03

7.06

18.48

2005.06

69.33

18.15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12.02

0.68

20.76

1569.34

72.17

28.96

盈利能力指标

2021/9/30

2021/6/30

2021/3/31

2020/12/31

2020/9/30

2020/6/30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

19.23

17.05

11.11

23.97

23.01

15.48

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加权)(%)

--

15.49

--

18

--

16.09

总资产收益率(加权)(%)

15.49

12.9

8.51

17.18

16.91

11.53

毛利率(%)

66.79

66.93

66.89

62.82

65.41

65.49

净利率(%)

27.88

33.07

37.1

25.33

29.54

30.84


       从细分业务来看,主品牌“汤臣倍健”仍然占据大部分比例。有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主品牌“汤臣倍健”在国内实现收入36.43亿元,同比增长22.01%;关节护理品牌“健力多”实现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6.57%;“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6.00%。分渠道来看,线下渠道收入约占境内收入的69.24%,同比增长5.51%;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7.79%。

       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保健品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投资商机研究》显示,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疫情影响下零售门店客流明显减少。根据第三方药店零售样本数据,2021年1-7月药店保健食品与健康食品零售额同比下降5%,其中7月同比下降11%,第三季度下降幅度受疫情影响进一步扩大。例如,第三季度,汤臣倍健江苏等部分省份发货额下滑明显。

       另一方面,汤臣倍健认为,当前线下以“量”换“质”或品牌透支的短期主义并不利于长期发展。为推动终端动销和服务变革,公司于7月份开始启动线下销售变革。在财报中,汤臣倍健称“7月,公司正式启动线下销售变革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相关变革,短期对公司及相关方带来一定压力和挑战”。

       据了解,渠道变革是公司关注的重点问题。汤臣倍健在创立之初主要是以经销的模式迅速在专柜、药店、商超等线下渠道来抢占市场。在拥有大量的营养补充剂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后,汤臣倍健进入药店的门槛降低,由此建立起了渠道壁垒。加之彼时保健食品可以在药店使用医保划卡消费,汤臣倍健得以发展壮大。

       但随着医保控费政策的实行以及电商不断发展,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发生较大变化,而汤臣倍健在线上的优势并不突出,线上销售收入占比相比线下较低。

       针对上述情况,汤臣倍健开启了一系列变革。在线下渠道方面,其主要渗透下沉市场,并于去年启动药店渠道经销商裂变计划,以地级市为单位搭建经销商体系。在线上方面,汤臣倍健坦言“线上竞争比较激烈,公司清醒地认识到在线上渠道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竞争壁垒”。为此,该公司与阿里、京东等平台深度合作,利用平台策略中心对公司新品研发、精准营销与媒介投放等提供数字化指导。

       对此汤臣倍健对外表示,上述变革短期会对公司及相关方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毕竟要做新的尝试,要打破现有状态。今年四季度,公司将继续推进线下销售变革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相关变革,预计将持续至2022年上半年。

       如何吸引线上更多年轻消费者?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和需求,汤臣倍健旗下品牌“食代说”推出高蛋白饮品,主打早餐场景。此外,公司推出维生素C大单品“维满C”系列新品,以年轻化、时尚感的品牌调性打造维生素C产品矩阵,布局维生素C市场。“线上业务方面,公司将围绕年轻用户推出更多新剂型、新功能、具有良好体验的新产品。”

       有相关人士分析认为,汤臣倍健的线上优势不明显,导致其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营销费用吸引热衷于网购的年轻消费者,打造影响力。从营业成本上看,由于调整了统计口径,造成了两位数的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将按合同在产品控制权转移前公司需承担的“物流费用”作为合同履约成本重分类至“主营业务成本”,占比1%左右。从原料端来看,外部进口大宗原料市场价格及海运成本上涨,公司供应链基于供应商谈判、新供应商引入、提前锁住到岸价等采购策略,使原料成本波动可控。

       根据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汤臣倍健销售费用为16.39亿元,同比增长64.53%。公司解释称,这主要系广州麦优并表、品牌推广费及平台费用增加所致。而现在线上运营成本相比线下渠道是更高的,未来还会持续。

2015-2021年三季度汤臣倍健销售费用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WW)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主打年轻消费者的新晋品牌正在线上渠道发力,例如功能性食品品牌KOOYO、minayo、JOLIYOYO、轻御、BuffX、Nelo等在今年均获得融资,主打产品包括小包装的解酒胶囊、益生菌胶囊、热控片、美白丸、补铁软糖等。minayo方面向表示,目前品牌主要以电商为主,暂时没有线下门店。

       从目前来看,很多新晋品牌‘轻装上阵’直接依靠线上平台加速入场,并凭借产品的高颜值以及细分场景引发年轻消费者关注,但汤臣倍健的市场份额依然不容小觑。有数据显示,去年汤臣倍健在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份额为10.3%,位于第一位。在应对新晋品牌竞争方面,该品牌的年轻化产品需要快速迭代,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响应年轻消费者需求。

       企业竞争优势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支持下,国家政策对大健康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柱逐渐被重视。同时,随着“大健康”理念兴起、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市场升级和人口老龄化等,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生活,由此衍生出巨大的健康市场需求,助力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行业前景和细分领域未来增长空间可期。

       汤臣倍健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每年投入相当比例费用于产品研发。截至目前,公司拥有144个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90款保健食品备案凭证。2018年10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第三批“绿色工厂”名单,汤臣倍健透明工厂进入名单。同月,汤臣倍健“透明工厂”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授牌,为广东省保健食品行业首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公司的透明工厂管理体系、诚信管理体系分别经中健安检测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南方食品医药行业评估中心评审,通过国家标准体系认证。

       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品牌推广,正逐步实现由渠道驱动向品牌驱动、由渠道品牌向大众知名品牌的过渡。2018年,公司正式启用了全新品牌主张——“23国营养,为1个更好的你”,打造全新的国际品牌视觉形象,呈现品牌的国际化、时尚化特征。同时,依托电商品牌化战略的实施,承担汤臣倍健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品牌塑造责任,打造品牌的年轻化和时尚化。此外,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海外品牌,与内部孵化品牌形成丰富的品牌矩阵,各品牌在品牌定位、面向的消费人群及其需求上形成良好的互补性,高效提升品牌价值。

       公司拥有优质的经销商和零售终端资源,在同行业非直销领域的零售终端规模处于领先地位。公司通过实施主品牌提升策略、大单品战略等,稳步扩大在药店渠道的竞争优势,巩固市场领导地位,进一步做大行业市场蛋糕。受益于电商品牌化战略,“汤臣倍健”品牌在阿里系(含天猫、淘宝)、京东、唯品会等主流电商平台销售额保持领先。同时公司不断加码商超、母婴渠道等,构建并不断夯实全渠道销售体系,促进渠道的差异化与多元化。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上游原材料参与企业有爱尔创、国瓷材料等;设备制造参与企业有爱迪特、美亚光电等;软件开发参与企业有阳普医疗、创业慧康等。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 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和科伦药业凭借营收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 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和科伦药业凭借营收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6月22日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29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305家、225家、217家、206家、133家;占比分别为17.64%、13.01%、12.55%、11.91%、7.69%。

2025年06月24日
【产业链】我国口腔医疗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口腔医疗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口腔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零部件,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零部件等,金属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等,高分子材料有聚醚醚酮(PEEK)、光固化树脂等,零部件有芯片、传感器、电机等;中游为设备制造与加工,主要包括诊断设备、治疗设备、清洁设备、辅助设备等;下游为口腔医疗服务,主要是各级各类口腔医疗机构包括公立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特医食品获批数量中国产占比超95% 其中食品企业占比近半 雀巢表现突出

我国特医食品获批数量中国产占比超95% 其中食品企业占比近半 雀巢表现突出

从市场结构来看,特医食品可分为婴儿特医食品及非婴儿特医食品。2024年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占比超50%,占比为58.2%;非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占比41.8%。

2025年06月12日
中国高生物利用度外用无创慢性疾病药物递送技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本土企业数量较少

中国高生物利用度外用无创慢性疾病药物递送技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本土企业数量较少

从全球区域占比来看,全球高生物利用度药物递送技术专利分布呈现多元化格局,美国为全球市场主要地区,2024年专利占比21.1%;欧洲专利仅次于美国,占比14.9%;中国2024年专利占比13.1%。

2025年06月05日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行业:已获批上市产品国产占据优势 其中有源产品占比约61%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行业:已获批上市产品国产占据优势 其中有源产品占比约61%

从获批数量来看,2014-2024年,我国获得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315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覆盖手术机器人、心肺支持辅助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2025年1-4月,国内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已达34个。

2025年05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