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工智能+药物挖掘解决新药研发存在三大痛点


          AI+药物挖掘是指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药物临床前研究,达到快速、准确地挖掘和筛选合适的化合物或生物,达到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的目的。


          新药研发存在三大痛点:一是研发周期长,二是研发成本高,三是失败率高。


         新药研发周期长

  
         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药物临床前研究;申请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进行临床试验(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新药申请;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进行药品生产;上市后检测。其中药物临床前研究就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包括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纯度、剂型、处方筛选、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指标、稳定性、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等。临床前研究(含化合物研究)耗时一般长达 3-6 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智能医疗行业市场产销态势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新药研发成本高

           美国塔弗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 2014 年的报告显示,一款成功上市的新药,平均花费约 25.8 美元,其中包括约 13.9 万美元的直接资金投入和研发失败导致的约 11.6 万美元的间接投入。据悉,此次报告的数据和 2003 年相比增长约 145%。

  

         新药研发失败率高

          药物发现始于最初的目标确定。一旦确定目标后,人们通常利用高通量筛选(HTS)来“命中发现”。

          “命中”的结果经过优化成为导引化合物,然后再进一步深入优化,为进入临床前药物开发过程做好准备。当一款药物在进入第一阶段之前,这整个过程下来通常就需要 1-3 年,而它的 POS 却仅仅为 20%。

         第一阶段:重点为安全性;健康的志愿者(POS 20%)。

         第二阶段:重点为有效性;有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志愿者(POS 40%)。

         第三阶段:进一步收集不同人群有关安全性和有效性、剂量和药物联用等的信息。志愿者数量为几百到数千名(POS 60%)。

           从实践的情况来看,CFDA 批准临床试验的数量存在显著大幅下降的趋势。从 2011 年 1426 个到 2013 年仅有 374 个。批准临床实验的数量大幅下降,意味着临床前研究命中的概率下降,换言之,临床前研究的失败概率在上升。

 

         AI 能够有效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失败风险。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对药物活性、安全性和副作用进行预测。借助深度学习,在心血管药、抗肿瘤药、孤儿药和常见传染病治疗药等多领域取得了新突破。目前,已经涌现出多家 AI 技术主导的药物研发企业。例如,硅谷的 Atomwise 公司通过 IBM 超级计算机,在分子结构数据库中筛选治疗方法。利用强大的计算能力,评估出 820 万种候选化合物,而研发成本仅为数千美元,研究周期仅需要几天时间。

         2015 年,Atomwise基于现有的候选药物,应用 AI 算法,不到一天时间就成功地寻找出能控制埃博拉病毒的两种候选药物,以往类似研究需要耗时数月甚至数年时间。

         2012 年,默克公司主持了一项由数据科学公司 Kaggle 发起的旨在确定虚拟筛选统计技术的挑战。现在,Kaggle 已经开始测试深度学习和 AI 的应用,并与 AI 药物发现初创公司 Atomwise 开展合作。

         Atomwise 最近利用 AI 技术,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对现有的 7000多种药物进行了分析测试,为寻找埃博拉病毒治疗方案做出了贡献。

         根据该公司的统计,如果利用传统方法,这项分析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

           AI+药物挖掘主要服务与具有新药研发需求的药企,市场空间至少千亿级。据米内网统计,《制药经理人》杂志选出的全球 TOP50 制药企业 2013 年研发投入达到 1077 亿美元,占处方药销售总额 1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阶段,早期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球囊导管技术引入中国,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增长,血管支架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国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36起,投融资金额为16.24亿元;2025年1-7月23日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1亿元。

2025年07月18日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市场规模来看,2021-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为13644.1亿元,同比增长13.5%。

2025年07月08日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宠物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下降,到2025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回升。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生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94亿元;2025年1-6月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75亿元。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