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上海医药否认与第一医药合并传言

        导读:上海医药否认与第一医药合并传言,上海国资委改革再一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而作为上海国资委旗下的两大药企上海医药和第一医药整合的消息再次甚嚣尘上。值得注意的是,二者早在2009年就传出可能整合的消息,但截止到目前,双方都未透露出“联姻”的意向。

        时近年末,各地国资整合风云再起。日前,传闻已久的兰生集团和东浩集团合并终于成为现实,并由此打响了“上海国资整合”第一枪。而更早之前,包括百联集团、上实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久事集团、上海华谊集团等在内的多家上海国资旗下公司进行人事调整,这也被认为是在为国资整合让路。上海国资乃至各地国资整合这盘大棋将如何下?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希望通过前瞻和解读,提供有益的价值参考。
        公司回应称,“对于此次国资委改革,公司更为关注的是如何提升国企效率。如何完善长效的激励约束分配机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上海国资委改革再一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而作为上海国资委旗下的两大药企上海医药和第一医药整合的消息再次甚嚣尘上。值得注意的是,二者早在2009年就传出可能整合的消息,但截止到目前,双方都未透露出“联姻”的意向。
        上海医药相关负责人向采访人员表示,目前没有相关政策推出,“现在也没有这方面的考虑”。而第一医药并未作出回应。
曾被寄予重组厚望
        2008年6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由上实集团控股并重组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药集团”)。2009年10月,上药集团重组方案出炉。此次重组采用换股吸收合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手段,吸收合并上实医药、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市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上市公司,形成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医药”),同时将上实集团(含上药集团)73.85亿元医药资产注入上海医药,实现上实集团医药业务的整体上市。
        2010年3月,重组后的新“上海医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恢复交易,原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两家上市公司正式退市,上海医药成为上实集团唯一医药业务平台。
        与此同时,市场也开始猜测作为上海市医药国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医药能否也加入到新上药集团。
        资料显示,第一医药隶属于百联集团。有业内人士认为,第一医药是唯一一块尚未进入新上药的市属医药国资资产,且与百联集团的超商百货主业关联不大,在新上药定位明晰且加速国资盘整的大背景下,第一医药被划拨到新上药,存在可能性。
此外,在新上药重组方案出台前,上实医药将贡献公司利润40%的联华超市股权转让给百联集团。而这被外界普遍视为上药和百联两家大型国企资产置换的重要一步。
        上海医药:暂无整合可能
        但四年过去了,外界所期待的上海医药与第一医药整合一事仍未见任何眉目。
        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上海国资委改革一事再次提上日程。作为上海市医药国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医药和第一医药能否借助这一次机会实现整合再次引起市场的关注。而有外界传言,上海医药或将成为上海市国资委唯一医药平台。
        12月12日,上海医药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述传闻已经为时多年,但公司目前产业链结构较为完整,将来即使发生的话,也是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而非政策指导的方式。“所谓市场化方式,就是以买资产的方式收购”。
尽管被外界看好,但二者终究没有“联姻”。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认为,二者整合也面临着一定的阻力,主要是两者都属于上市公司,如果进行整合要通过证监会的审批;另外,这可能是国资委在整合上海医药过程中故意留下这段尾巴,用来对照重组后上海医药的发展,为其他国企改革提供借鉴。
        意不在此?
        “2009年的重组之后,公司的产业链已经较为完整。”据上述上海医药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上海医药的主营业务主要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产业链相对较为完整,未来可能考虑的是国际化发展,做大做强。“所以目前没有重组整合的打算”。
        “对于此次国资委改革,公司更为关注的是如何提升国企效率。如何完善长效的激励约束分配机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上述负责人向采访人员表示。
        有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医药与第一医药未能整合,或可从二者目前的发展来看。
        2011年5月,上海医药圆满完成H股发行,共募集资金净额154.9亿元港币,上海医药由此成为内地首家“A H”大型医药上市公司。
        而据第一医药披露的信息,公司的主营业务分别是医药零售和批发经营,主营业务地区主要是上海地区销售。
        此外,上海医药今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88亿元,同比增长10.13%;公司医药服务业务中,医药分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02.68亿元,同比增长14.43%;药品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2.48亿元,同比增长9.83%.而第一医药今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数据为,总资产8.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30万元。

        行业调研报告:中国医药工业市场格局调研与盈利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多数公司的业务覆盖多种疫苗类型,如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等,产品涵盖了预防流脑、宫颈癌、肺炎、流感、狂犬病等多种传染病的疫苗;区域布局方面,大部分公司的重点区域布局以国内为主,如华兰疫苗、金迪克等公司将国内作为主要市场。

2025年08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精准医疗上游药物、技术研发和药品、制剂、设备、器械等生产环节;中游包括细胞存储、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等精准预防环节;基因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精准诊断环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康复治疗等精准治疗环节。下游相关产品和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零售药店、各级医院等,最终提供给居民。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开立医疗、万东医疗、理邦仪器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澳华内镜、祥生医疗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20日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蛋白粉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蛋白粉上游畜禽养殖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温氏股份、仙坛股份、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新希望等;农业种植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农发种业、北大荒、隆平高科等。中游蛋白粉生产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康恩贝、双塔食品、仙乐健康、曜能科技、嘉华股份、交大昂立、江中药业、华特达因、西麦食品等。

2025年08月19日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突出 维A、D3、E、B细分市场CR5超90%

全球维生素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全球维生素A生产企业中CR5达91%。目前,巴斯夫、新和成、帝斯曼、安迪苏、浙江医药以及金达威为维生素A产品的集中提供商,产能分别占比31%、17%、16%、16%、11%、9%。

2025年08月16日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数字医疗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医疗大数据、医疗器械和医药,医疗大数据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医药主要包括生物药、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游主要是数字医疗运营服务,包括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数字医保等,其中互联网医疗包括远程医疗、医疗信息服务、在线诊断、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国瓷材料、奥精医疗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2024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中,奥精医疗、威高骨科、昊海生科、正海生物、赛诺医疗、心脉医疗、佰仁医疗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接近或等于100%,其余企业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相对较低。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行业: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国产型号加速渗透

血管造影X射线机是现代医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招投标市场有829家采购单位,674家中标单位,中标设备数量达1183套,中标总金额约88.53亿元,均价为748.4万元/套。2025年1-6月,中标设备数量为411套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