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输液行业限抗令再次升级 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导读:我国输液行业限抗令再次升级  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承压。近年来,细菌耐药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限抗、限制门诊输液等政策逐渐扩展至全国范围,并上层到国家政策层面。


  我国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年来,细菌耐药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限抗、限制门诊输液等政策逐渐扩展至全国范围,并上层到国家政策层面。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业界认为这标志着“限抗令”进一步全方位升级。

  在限抗、限制门诊输液等政策推行的过程中,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受到了影响。对于此事,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的抗生素使用已经可以用“滥用”来形容,未来国家仍将会进一步政策收紧。所涉及的企业都在进行转型,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企业转型的力度和进度都不及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输液行业的内部竞争也十分激烈,其中大输液(包括葡萄糖、生理盐水等)产品中标价下行使得该行业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业内人士称,现在卖一瓶大输液不如卖一瓶矿泉水。

  对于此事,史立臣向记者表示,目前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着力提升研发和引进新产品,向高端输液、高附加值领域进军。

  限抗令再次升级

  据了解,上述《行动计划》指出,“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养殖领域,由于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能力不足、药店无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医疗和养殖领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制药企业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群众合理用药意识不高等多种因素,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

  《行动计划》介绍,到2020年争取实现六大目标,其中包括争取研发上市全新抗菌药物1个-2个,新型诊断仪器设备和试剂5项-10项。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省(区、市)凭兽医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达到50%。健全医疗机构、动物源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建设细菌耐药参比实验室和菌种中心;建立医疗、养殖领域的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控制评价体系。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医疗机构主要耐药菌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应用逐步退出;动物源主要耐药菌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对全国医务人员、养殖一线兽医和养殖业从业人员完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全面实施中小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科普教育;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宣传周。

  对于《行动计划》的发布,业内人士认为,影响较为大的是“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及“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这将大大限制抗生素的销售。”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控制抗生素滥用跟国家的医保控费导向密不可分。”史立臣认为,一些医院存在向患者开过量的抗生素情况。国家限制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将医保大额项目支出降低。

  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随着医保控费、限制抗生素使用、门诊限制输液政策的逐步推行,输液产品增量逐年放缓,A股相关上市公司的输液产品销售已经面临较大压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济民制药、科伦药业、华润双鹤、华仁药业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输液业务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济民制药2016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96.53万元,同比减少7.07%;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81.8万元,同比减少42.7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6.75万元,同比减少46.79%。对于业绩下滑,济民制药表示,医保控费、招标政策变革使得输液价格继续下行,公司输液业务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华仁药业在今年的上半年业绩报告中介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24.1万元,同比增长16.1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6.1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5.28%。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输液及腹膜透析液业务的市场开拓力度,销售费用相应增长;公司及各子公司的经营性资金需求不断扩大,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医药商业公司亏损;公司通过加强库存和应收账款管理,使存货和应收账款规模降低,减少了对经营资金的整体占用,减少了坏账及存货跌价的潜在风险。

  华润双鹤在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表示,输液业务受各省新招标尚未全部执行及限抗限输及辅助用药限制等影响,收入同比下滑9.8%,受益于包材结构调整和品种结构调整策略的执行,基础输液和治疗性输液收入同比降幅较去年有所收窄;输液新品BFS引领输液包材升级,销量同比增长41%。

  输液龙头企业科伦药业的2016年上半年成绩单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6亿元,同比增加6.80%,其中输液产品销售收入29.25亿元,同比略降0.76%。

  对于行业政策的变化,多家上市公司也开始寻找其他赚钱之道。例如科伦药业称上半年非输液类收入10.97亿元,同比增长31.37%。

  华仁药业则在公司“2016-2020”第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了延伸血液净化产业链,打造血液净化领域全产业链生态圈的发展战略。据了解,公司以青岛为基地,设立肾病旗舰医院,开展腹透、血透、肾病诊疗及肾病慢病管理,切入医疗服务市场。

  华润双鹤则以利润为导向调整业务结构,加大高盈利的非输液业务的盈利增长;另一方面调整输液业务结构,提升高毛利的软包装系列输液占比,压缩低毛利的塑瓶输液占比。同时还进行品种结构调整。

参考《2017-2022年中国输液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信息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作为处方药,依达拉奉的流通高度依赖医疗机构。其使用需经医生诊断开具处方,且医保报销政策多与院内购药绑定,这共同决定了医院是我国依达拉奉销售的核心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院数量达3.9万个,同比增长1.7%,我国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对依达拉奉的需求也逐步扩大。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小核酸药物作为行业核心赛道,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强劲增长态势,销售额从2020年的29亿美元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51亿美元。

2025年09月10日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动物疫苗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动物疫苗上游原材料参与企业有源培生物、中海生物技术等企业等;包装产量及生产设备参与企业有正川股份、山东药玻、楚天科技等。中游动物疫苗研发生产参与企业主要有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海利生物、瑞普生物、科前生物、普莱柯等。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处第一竞争梯队 研发实力强

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处第一竞争梯队 研发实力强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8月19日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共有1684家。从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5年1-8月19日我国医药研发外包(CRO)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89家。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我国疫苗行业: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量逆势增长 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业绩下滑

多数公司的业务覆盖多种疫苗类型,如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等,产品涵盖了预防流脑、宫颈癌、肺炎、流感、狂犬病等多种传染病的疫苗;区域布局方面,大部分公司的重点区域布局以国内为主,如华兰疫苗、金迪克等公司将国内作为主要市场。

2025年08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精准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精准医疗上游药物、技术研发和药品、制剂、设备、器械等生产环节;中游包括细胞存储、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等精准预防环节;基因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精准诊断环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康复治疗等精准治疗环节。下游相关产品和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零售药店、各级医院等,最终提供给居民。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收优势相较明显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影医疗、迈瑞医疗,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开立医疗、万东医疗、理邦仪器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澳华内镜、祥生医疗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20日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蛋白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蛋白粉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蛋白粉上游畜禽养殖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温氏股份、仙坛股份、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新希望等;农业种植原材料参与企业主要有农发种业、北大荒、隆平高科等。中游蛋白粉生产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康恩贝、双塔食品、仙乐健康、曜能科技、嘉华股份、交大昂立、江中药业、华特达因、西麦食品等。

2025年08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