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微电网技术应用现状及国内十强企业概述

 导读:2013年微电网技术应用现状及国内十强企业概述,国家电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运营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并计划于2020年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在此理念的推动下,国家电网建设了多项分布式发电以及微电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智能电网是中国电力发展的关键词,电力领域技术应用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智能电网的实现要求构建多层次、健全可靠的电力网络,而微电网是该电力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微电网技术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成了多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电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中国报告网在《中国微电网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4-2018)》中提到,国家电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运营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并计划于2020年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在此理念的推动下,国家电网建设了多项分布式发电以及微电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其中有河南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微电网运行控制试点工程,杭州、西安两地城网系统内的微电网控制试点项目,以及在华北、内蒙古呼伦贝尔两地农网系统内的微电网建设项目等。

       中新天津生态城微电网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计划中的首个微电网系统项目,第一次实现了微电网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互联互通,首次实现了微电网系统与智能楼宇的数据交换。该微电网系统是一个380V等级的包含30kW光伏、5kW风机发电、25kW×2h储能装置以及监控和保护装置的小型发配电系统,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以及并网运行和孤立运行。

       国家电网承担的863高技术发展计划“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技术,开发了微电网保护控制一体化综合监控平台,建成了南麂岛离网型微电网示范工程和鹿西岛并网型微电网示范工程。南麂岛离网型微电网包含10台100kW风力发电机组、545kW光伏发电系统、1600kW柴油发电系统、20kW海流能发电系统以及储能系统,并且结合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智能电表、用户交互(可中断负荷交互)等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鹿西岛并网型微电网包括2台780kW风力发电机组、300kW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并网和孤网两种运行模式的灵活切换。

       位于张北的国家风光储示范工程是国家金太阳工程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首批试点工程。主要为解决分布式电源的集中并网和大规模集成应用中的关键问题。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规划建设50万kW风电场,10万kW光伏发电站和11万kW储能电站,并配套一座220kV智能变电站。该项目集合了目前中国电力设计、风机、光伏、储能、控制保护等领域的数十家核心企业。

       目前项目一期已于2011年底完成,包括了风电10万kW,光伏4万kW和储能2万kW,投资33亿元。该风光储系统总框架见图4,其中风机包括了双馈、直驱和垂直轴等类型。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了多晶硅、单晶硅、背接触式、非晶薄膜光伏组件和聚光电池等类型,布置方式包括固定式、平单轴跟踪、斜单轴跟踪和双轴跟踪。储能电池包含了磷酸铁锂、液流及钠硫电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智能化运行水平最高的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综合示范项目。

       南方电网公司以智能、高效、可靠和绿色作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在需求结合实际的原则指导下,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系统和资产利用效率、能效和服务水平等。在该理念的引导下,该公司已在分布式电源以及微电网技术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南方电网公司在广东佛山建设了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冷电联供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示范工程,为3座办公楼提供冷、电供应。该示范工程属于国家科技部863高技术发展项目“兆瓦级燃气轮机分布式冷电联供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和“兆瓦级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微网系统并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主要关注冷电联供微电网系统的优化设计、优化运行以及对配电网影响等问题。示范工程已于2010年2月开始运行。该示范工程能源供给结构见图5。试验楼、部分调度大楼的电负荷与微燃机组一起接在低压母线LM1处,调度大楼的其余电负荷由母线LM2供电,综合楼的电负荷由母线LM3供电。3台微燃机组成微燃机组,与一台溴化锂双效烟气制冷机构成冷电联供系统。单台微燃机的最大发电功率为200kW,总发电功率为570kW(扣除微燃气增压泵自耗电30kW)。该项目研究了基于冷热电联供的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的保护控制与电能质量监测等技术,为分布式能源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南方电网公司针对储能技术进行了研究。其在中国深圳宝清建立的兆瓦级储能电站与2011年9月完成建设及并网工作。该储能电站可输出110kV工业用电,其容量超过12MW。与国家电网张北风光储项目注重储能与新能源相结合有所不同,深圳宝清储能站将储能站放在配电网,通过储能监控系统来指挥储能电站出力,以达到削峰填谷、调节系统频率电压和孤岛运行等目的。

资料整理:中国报告网整理数据研究中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售电行业: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上升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交易量占比较大

我国售电行业: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上升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交易量占比较大

具体从交易电量完成情况来看,在2023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总交易电量完成623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其中,市场交易电量465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而在2023年1-11月南方电网区域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846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占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58.8%。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集中度较高  电气风电和明阳智能占据市场份额较大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集中度较高 电气风电和明阳智能占据市场份额较大

我国海上风电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主要被电气风电、明阳智能、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等企业占据,其中电气风电市场占比最高,2022年其市场占比约为33.7%,第二的是明阳智能,市场占比为22.1%,而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占比分别为14.3%和12.8%。

2024年02月06日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行业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各大电企之间  特大型国企占据优势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行业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各大电企之间 特大型国企占据优势

目前,我国电力辅助服务行业参与主体以发电企业为主,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内各大电力企业之间,主要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2024年01月29日
我国沼气发电相关企业数量较少 百川畅银为行业龙头企业

我国沼气发电相关企业数量较少 百川畅银为行业龙头企业

由于大型公司经营规模大,发电技术比较成熟,所以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所占市场份额也比较多。目前,我国沼气发电行业主要公司包括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康达新能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省能投会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

2024年01月15日
我国风电EPC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 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处第一梯队

我国风电EPC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 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处第一梯队

从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特变电工营业收入为736.56亿元,同比增长4.72%,归母净利润为93.76亿元,同比下降15.37%;中国电建营业收入为4214.01亿元,同比增长6.12%,归母净利润为94.91亿元,同比增长10.18%;中国能建营业收入为2853.13亿元,同比增长18.00%,

2024年01月15日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上市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天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8.9%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上市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天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8.9%

从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三峰环境营业收入为45.39亿元,同比增长6.52%,归母净利润9.85亿元,同比增长14.47%;绿色动力营业收入为30.42亿元,同比下降9.67%,归母净利润为5.36亿元,同比下降9.27%;中国天楹营业收入为37.55亿元,同比下降2.89%,

2024年01月10日
我国抽水储能行业竞争现状:大型电力央企、国企占据较多份额

我国抽水储能行业竞争现状:大型电力央企、国企占据较多份额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17506万kw,其中中国以4579万kw的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位列首位,且新增抽水蓄能装机容量880万kw。

2023年12月21日
2023年我国户用光伏行业竞争:初步形成三方割据局面 前三季度多家企业营收增长

2023年我国户用光伏行业竞争:初步形成三方割据局面 前三季度多家企业营收增长

整体来看,我国户用光伏行业发展时间尚短,市场参与者较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尽管如此,但随着近几年央国企纷纷下场和头部民企跑马圈地,整个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央国企、头部民企和其他中小企业三方割据的局面 。

2023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