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热电行业经营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图)

       1、热电行业发展概况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热电产业市场现状规划调查及投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传统火力发电指的是燃煤电厂,煤粉和空气进行混合后氧化燃烧,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高压水介质,使水成为高压高温的过热水蒸汽。水蒸汽经汽轮机实现蒸汽热能向电能的转换,电能由发电厂电气系统升压送入电网。

       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做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即同时生产电、热能的工艺过程,较之分别生产电、热能方式节约燃料。以热电联产方式运行的火电厂称为热电厂。热电联产的蒸汽没有冷源损失,所以能将热效率大幅度提高。

       热电联产要求将热电站同有关工厂和城镇住宅集中布局在一定地段内,以取得最大的能源利用经济效益。造纸、钢铁和化学工业是热电联产的主要用户,它们不仅是消耗电热的大用户,而且其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料和废气可作为热电联产装置的燃料。城市工业区及人口居住密集区也是发展热电联产的主要对象。

       对热电联产的燃料质量有较高要求,同时厂址要选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避免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我国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出发,加大了发展热电联产的力度,制定了有关方针政策,热电联产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1)竞争格局、市场化程度

       因我国热电厂的建设需经过发改委、住建部等审批,确定供热供电区域范围,发电后并入电网,同时电力价格、热力价格由政府确定,居民和工业用电来源为上网电力并且价格基本由政府定价。随着一些地方开始进行双边交易试点,电价将由大用户与电厂谈判后形成,电价逐渐由市场供需定价。

       (2)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全国范围内,截至2017 年上半年,全国6,000 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容量10.6 亿千瓦、同比增长4.6%;水电方面,全国6,000 千瓦及以上水电装机3 亿千瓦,同比增长4.2%;风电方面,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54 亿千瓦、同比增长12.0%;太阳能方面,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9,797 万千瓦、同比增长53.8%;核电方面,全国核电装机3,473 万千瓦、同比增长17.3%。电力供应整体较为宽松。山东省内主要的发电机组所在公司主要为华能、华电、国电、大唐,其发电机组装机容量总和远大于其他企业装机容量。

       2、行业技术水平、技术特点

       我国热电联产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已经取得较快发展。传统的火电企业主要以煤燃烧产生的热能为能源,采用汽轮发电机组的方式发电,在整个热力循环过程中能量大部分被散发到大气中损失掉。实施热电联产就可以充分利用发电的余热,根据不同品质的热能进行工业供热或者家庭采暖,以达到热能的综合利用。同时热电厂采用专门的脱硫脱硝环保技术,以满足降低环境污染的要求。

       3、行业的区域性、周期性、季节性特征

       因供热半径受限,大量热电机组往往只供应其周围可覆盖区域,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又因居民冬天供暖需求较强,热电联产行业存在季节性,冬季产量较大。

       4、进入热电行业的主要障碍

       (1)政策壁垒

       热电厂的建立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需经对应监管层级的发改委、住建委、环保局审批,且由地方政府实行统一规划,以确定热电厂修建地址、机组大小等。

       热电生产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求较高,电厂必须具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技术和设备,取得国家环保部门的批准,同时各类能耗指标、排放物指标必须符合节能环保部门的监管要求。随着国家新颁布的环保法规、地方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要求的紧迫性,环保标准和能耗指标提高,电厂大气污染治理成本大幅度增长。

       (2)技术壁垒

       热电生产经营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机组的建立运营、调压并网、供热等各环节均需要相应的技术。同时为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需要较强的环保工艺要求,以达到各类排放物指标的监管要求。

       (3)资金壁垒

       热电联产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且由于热电企业建设周期长,因此进入热电联产行业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

       5、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①受区域性影响

       热负荷受区域需求的限制,必须符合地方供热规划要求。

       ②受季节性影响

       受供暖季与非供暖季热负荷波动的影响较大,机组配制会受到一定限制。

       6、热电行业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

       (1)上游行业

       热电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煤炭行业。在2010 年之后,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大型现代化煤矿比重不断提高,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下游行业

       热电联产企业下游主要为工业企业与居民。本企业所在下游主要集中在沂水工业园区以及主城区居民。下游企业全部集中在工业园区,生产较为稳定。居民供暖随着下游居民居住面积的增加而上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集中度较高 其中CR5已超90%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集中度较高 其中CR5已超90%

从累计装机容量占比来看,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整机企业有电气风电和明阳智能,累计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27.5%和26.4%。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占比最大

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占比最大

市场占比来看,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行业整机制造企业中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占国内市场全部装机的22.6%;远景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明阳智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占比分别为13.3%和11%;运达股份和东方电气累计装机容量均超过3000万千瓦,占比分别为8.3%和6.5%。

2025年03月22日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新增装机中陆上装机容量占比最大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新增装机中陆上装机容量占比最大

从产业链相关企业来看,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主要包括叶片、塔筒、风电机组等,代表上市企业有时代新材、天顺风能、日月股份等;中游为风电整机制造,主要分为陆上风机和海上风机,代表性企业包括金风科技、运达股份、东方电气、明阳智能、电气风电、远景能源等企业;下游为风电场的建设及运营。

2025年03月07日
【产业链】我国无线充电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无线充电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无线充电行业中游参与企业有安克创新 (300866)、全志科技 (300458)、万安科技 (002590)、瀛通通讯 (002861)、绿联科技 (301606)和信维通信 (300136)等。

2025年01月22日
我国分散式风电行业: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相关业务占比较高

我国分散式风电行业: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相关业务占比较高

上市公司中,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与三一重能的分散式风电业务布局最广,这四家企业重点布局在国内外多个地区,覆盖范围广。其他上市公司则基本通过参股方式参与分散式风电业务的经营。

2024年12月19日
我国虚拟电厂行业参与企业相对较少 华为、国电南瑞处于第一竞争梯队

我国虚拟电厂行业参与企业相对较少 华为、国电南瑞处于第一竞争梯队

我国虚拟电厂参与企业较少,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3日我国虚拟电池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655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企业注册量分别为83家、83家、75家、69家、36家;占比分别为12.67%、12.67%、11.45%、10.53%、5.50%

2024年12月16日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集中度高 其中电气风电和明阳智能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50%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集中度高 其中电气风电和明阳智能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50%

从市场集中度情况来看,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市场集中度高。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68.5%、92.6%、99.8%。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火电行业:2024年前三季度发电量占比高达67.23% 企业业绩方面则呈现分化

我国火电行业:2024年前三季度发电量占比高达67.23% 企业业绩方面则呈现分化

火电是我国最主要的电力能源之一,尽管当前国内正在加快能源转型,但火电仍是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 9月我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火电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4.2亿千瓦,同比增长3.4%,占比达到了44.90%。

2024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