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下称株洲电机)是我国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组、地铁车辆等轨道交通设备牵引电机、变压器的骨干研制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供应商之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株洲电机按照建设精益企业的战略构想,于2008年启动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建设,通过研究国内外先进制造企业成功经验和做法,针对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评估管理现状,认为公司的能力基础、现有的经营格局、成本结构和作业环境符合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现实条件:一是间接费用占总成本比重较高,固定资产折旧占比大、人工成本上涨、技术研发投入加大等因素导致制造费用及期间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逐步提高;二是成本管理对象复杂,公司分类和并行制造的产品超过150项;三是技术服务与对应产品的强度与内容各不相同,产品应用环境、模式和客户服务需求存在差异较大;四是会计核算系统稳定,对作业变化的适应性较好;五是ERP、PDM和OA等计算机系统已经得到应用,具备实施应用作业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条件。
一、原则及目标
(一)系统建设原则
1.成本管理与企业精益管理相结合。以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作为方法载体,满足精益管理的需要。
2.通过成本管理变革推动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公司将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建设纳入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规划,通过成本管理精细化推动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3.成本管理改进与公司信息化建设相结合。ERP等信息系统整合的各功能模块几乎覆盖公司管理所有方面,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可与各信息系统实现有机结合。
4.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效控制风险。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存在产出效益不达标的风险,因此需要做好总体规划,先易后难稳步推进。
(二)系统建设目标
将公司打造成为实行整体作业管理的有机组织,建立起预算指标细分、流程明晰、作业信息准确流畅、责任会计有效发挥作用、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
1.构建与产业市场直接对接,分类分层的成本管理组织。按照作业动因分类生成基于业务板块的整体作业系统,形成包括计划、核算、分析、控制与考核于一体的闭环成本管理体系,确保实现公司战略规划。
2.建立作业量、资源消耗标准和标准成本体系,有效约束各种产品资源消耗,合理配置产能资源,消除不增值作业,促进运营效率提升。
3.产品市场定位准确,定价依据充分。以精确的成本管理信息为产品价格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4.建立智能型成本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提供实时在线的成本预算执行对标和预警提示,提高决策效率。
5.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协同联动管理效应,为持续的成本控制改善提供保障。
二、方案设计
(一)问题诊断及管理需求调研
1.组建项目先导团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建设先导团队由公司财务总监负责,抽调财务部、制造部和技术管理部等部门专业人员启动项目调研论证,拟定系统实施的初步规划。
2.诊断问题,根据管理需求提出项目规划方案。通过组织问卷调查和访谈、流程测试和管理需求征集等方式,与各层次业务职能人员分析讨论总结调查资料,形成《成本管理现状及管理需求调研分析报告》。厘清公司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根源,结合各部门各级管理者不同的管理需求拟定项目规划(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如表1所示)。
(二)整体框架及管理模块方案设计
依据项目规划,应用精益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原理,统筹定义成本组织形式、业务流程与模块和数字化平台功能内涵;确定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构建要件,建立各子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功能全面的有机整体。
1.组织结构框架。以全员全过程成本管理为核心,针对公司成本控制组织覆盖不合理、成本管理局限于制造现场等弊端,重新设置公司成本管理的组织层级分布,划分作业中心,扩展作业管理流程,并对接于信息系统。具体的成本管理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2.功能框架。针对公司成本管理闭环控制不到位问题,健全成本管理功能。对成本的计划、核算、控制、分析与考核、决策等模块,按照精益管理需求和作业成本管理原理重新定义分配管理要素(如图2所示)。
3.成本核算与作业数据应用架构。通过整合产品订单、资源消耗、人工成本等基础数据,设立成本中心、作业中心和成本库等数据单元,改造成本归集与分配方式,形成各种作业成本核算报表;同时,调整作业基础数据产生方式,数据经过新的路径录入与输出形成标准成本和成本计划等基础资料,通过作业管理形成的成本对标信息支撑成本分析决策(如图3所示)。
4.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数字化平台。将作业成本管理系统集成于由ERP、PDM、EAS、EHR及会计核算等计算机软件所构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管理模块、疏通业务流程,组合成新的管理网络数据流(如图4所示)。
三、方案实施
根据成本管理改进设计总体方案,从环境营造、系统建设、机制建设三方面组织实施公司成本管理改进方案(如图5所示)。
(一)项目实施环境营造
员工认同和支持管理改革的关键在于更新观念和提升能力。建立总经理领导,全员参与、全面协同的项目工作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各方资源。
1.加强全员成本控制理念。公司在系统方案实施启动前召开项目启动大会,宣讲项目意义,培训员工,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理念。
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项目执行力。组建专业职能人员参与、中介咨询顾问提供专业支持的项目实施团队,分设销售与客户、技术工艺、物流与制造、财务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专业小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3.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议,及时沟通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并发布工作简报,有序推进各阶段工作任务的执行。
(二)系统构建步骤及其核心内容
1.静态数据收集和规范。组织完成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修改、补充和导入工作,包括物料编码、物料及物料清单、工艺路线等。
2.整合再造组织职能及流程。公司围绕系统设计方案,对销售、技术研发、物流仓储、制造单元、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等各业务系统的46个主要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重组,建立适应新组织模式的两级物料清单及工艺管理模式。
3.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要件定义与落实。根据公司资源现状、工艺路线和成本预算管理的实际需求,对成本核算对象、资源与成本费用要素、作业与作业中心、成本中心、作业成本库、作业动因以及成本管理数字化集散方式等进行详细定义和规范。成本归集要考虑作业能否体现成本对应项目的真实状况,按相关性、重要性、可操作性原则,对成本动因进行筛选。同时,依据成本核算精确度的要求,按照间接费用与成本动因的相关程度、产品构成的复杂程度、成本计量的成本等要素量化成本动因。
4.系统开发与测试。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整体框架设计及系统要件定义成果,构建功能模块和路径,设定会计系统关联逻辑,对关键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数据流转、输出进行测试,反复修正,确保作业成本数据与会计数据无缝对接。
5.系统上线准备。录入历史数据,完成系统初始化动态数据收集,编制用户操作手册,开展最终用户系统操作培训演练,拟定试运行阶段手工操作与计算机系统并行方案,周密布置系统上线前各项准备工作。
6.系统试运行及完善。召开系统上线动员大会,严格监控系统使用与磨合状态,跟踪、排除系统故障,全程记录系统运行情况并建档。
(三)管理机制建设
拥有整体作业系统才能形成以全面预算为龙头的作业成本管理组织绩效追踪管理机制。为解决责任主体缺乏具体成本控制信息、成本管理组织绩效难以计量评价等问题,株洲电机设置了以预算指标为导向的成本管理绩效追踪功能。按照与之相匹配作业动因分类,构建由各产业板块向车间、班组(工序)延伸的三级成本管理责任会计报告系统,由此构成上下贯通,环环相扣,覆盖产品制造全过程的运营职能,直达作业工序的有机整体。
1.建立产业板块成本绩效管理机制。财务部与产业板块业务单元每月联合编制管理报告,输出业务单元新组织架构的销售收入与回款、新签合同、成本分析、模拟利润、EVA、内部负债等作业数据。经过岗位职责履行、作业指标表现对标,实施公平客观的绩效激励,满足精益管理需求,增强激励效能。同时,经过优化的产业板块业务数据有利于促进潜力挖掘,为公司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及决策提供支持。
2.建立车间和班组成本绩效管理机制。车间成本管理上接业务部,向下延伸至作业中心(班组)。通过细分责任主体,设立包括产品材料用量、质量损失率、可控费用、领料执行及工序在制品管理等指标,并将其植入ERP系统。员工在线报工,生成与制造节拍同步的实时工序结转及工作绩效状况信息。绩效管理部门每月根据预算指标执行与评价结果,施行“6+2+2”激励薪酬模式(即60%基本薪酬、20%成本管理工资、20%质量管理工资)确定员工报酬。
四、实施效果评价
公司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于2009年10月上线试运行。经过多年系统优化升级,全面实现系统建设目标,推动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同时,提高了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
作者: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李敏良:
资料来源:《财务与会计》,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