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与美国军用直升机行业发展对比:规模不足、存在机型空白(图)

        军用直升机在现代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20世纪3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诞生,开启直升机行业发展史,军用直升机地位日益凸显。直升机主要由机体、旋翼、动力以及转动四大系统组成,由于其可以做低空、低速和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直升机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20世纪初为直升机发展的探索期,多种试验机型相继问世。1939年,美国人伊戈尔西科斯基设计制造出第一架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VS-300,这种构型成为当今最常见的直升机机型。20世纪后半期直升机广泛应用于军用与民用领域,直升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越南战争时期,军用直升机开始广泛使用于现代战争。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军用直升机实战效果突出,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图:从第一架直升机诞生至今,军用直升机地位日益凸显

        直升机分类众多、广泛配备于诸军种

        军用直升机种类繁多,通常可以按照用途和重量划分。军用直升机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战斗勤务直升机,按照起飞重量又可以分成小型、轻型、中型、大型和重型直升机。其中按起飞重量进行分类,能反映直升机在技术、经济、使用等方面的差别,一般来讲,吨位越大的直升机装载量越大,相应的技术水平越高。不同种类的直升机根据其独特的性能特点,可以完成不同场景下的任务,是军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军用直升机型号和种类越加完整就越具有优势。

        军机可以按照配备的军种不同进行划分。一般来说,可以将直升机划分为陆军直升机、海军舰载直升机以及空军直升机:

        (1)陆军直升机:现代陆军航空兵的主要武器装备是直升机,用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现代战争中,陆军直升机可执行空中侦察、警戒、巡逻、电子对抗、空中布雷、扫雷、战场补给、救援救护、通信和为炮兵校正射击,以及对敌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实施监测等任务。中国陆军航空兵除担负作战任务外,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如参与处突维稳、参与抢险救援、支援国家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2)海军舰载直升机:舰载直升机是海军装备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海军舰艇受视距限制,视野十分狭窄,通常只有三十多千米,因此海军力量十分依赖飞行器的装备。而固定翼飞机只能应用于航母这一特殊平台,对于其它众多舰艇而言,直升机就显得尤其重要。舰载直升机主要有:驱逐/护卫舰艇-舰载搜救/反潜直升机、大型两栖登陆/攻击舰-舰载武装直升机及其他反潜、预警、搜救、运输型直升机、航空母舰-舰载反潜、搜救、运输、预警等类型直升机,可以执行警戒侦察、反潜、对海对陆攻击、扫雷、搜救、运输等多种任务,并具有较高的机动性。

        (3)空军直升机:空军直升机主要装备两类部队,一是部分高原地区部队,装备直升机执行高海拔地区侦查、巡逻、运输和搜救等任务;二是空军空降快速反应部队,装备各型武装、运输直升机执行战时快速反应、对地对海攻击、敌后渗透、特种作战等任务。火箭军也装备有少量直升机,主要执行运输、搜救、警戒、侦查、特种作战等任务。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直升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图:直升机用途众多,分类广泛

        美国引领军用直升机市场,我国在国产10吨级及20吨重级直升机种类上尚存空白

        美国军用直升机服役数量超过其他世界军事强国总和

        美国军用直升机数量和主要机型均大幅领先全球,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撼动美国在军用直升机领域的霸主地位。2017年美国军用直升机保有量5757架,军用直升机市场占比29%,俄罗斯和中国军用直升机保有量分别为1360架与809架,市场占比7%与4%。世界军用直升机十大型号中,美国研制的机型占据6席,分别为S-70/SH/UH-60(黑鹰直升机系列)、

        UH-1(休伊直升机)、AH-64(阿帕奇直升机)、CH-47(支奴干直升机)、AH-1(眼镜蛇直升机)和OH-58(基奥瓦直升机),六大型号机型共计8259架,全球市场保有量占比高达41%。

 
图:美国军用直升机数量全球占比29%,大幅领先其他国家

 
图:世界军用直升机十大型号中,美国研制机型占据6席 

        中美对比:规模不足、存在机型空白

        中美之间从数量到型号上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军用直升机数量和型号种类远少于美国,因此在军用直升机领域我国与世界领先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具有较大的向上成长空间。

        (1)美国军机数量处于绝对领先水平,我国军机数量仅为美国的1/7。根据《GlobalMilitaryHelicopter2015-2016MarketReport》统计,从军机总量来看,2015年美国军用直升机的数量为6308架,总量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军用直升机的数量为908架,位列世界第三,但是与美国的直升机数量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仅为美国的1/7。从不同军种配备直升机情况来看,美军中陆军配备直升机数量最多为4668架,占比为74%,其次为海军配备直升机656架,占比为10%;我国陆军配备直升机数量最多为721架,占比为79%,其次为海军配备101架,占比为11%。

 
图:2015年我国军用直升机数量仅为美国的1/7

        (2)中美军机型号结构差异明显,我国国产直升机在国产10吨级中型直升机和20吨重型直升机种类上尚存在空白。美国军机种类丰富,包括从小型到重型不同吨级的直升机,谱系完整,在技术和应用场景上具有绝对的优势。而目前我国国产的军用直升机只有2吨级、4吨级、6吨级和13吨级,尚未形成谱系,尤其在一些重要的应用机型方面,如10吨级的中型直升机、20吨以上的重型直升机都处于国内制造的空白,因此我国只能采用13吨级的直升机去错位弥补10吨级通用型直升机的缺失。从直升机分类的结构来看,我国直升机在技术和经济性方面与美国都具有较大的差距,仍有较多应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图:我国在10吨级和重型直升机存在空白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慧港口行业:沿海智慧港口细分市场占比约64.2%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我国智慧港口行业:沿海智慧港口细分市场占比约64.2%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而随着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为更好提高运输效率,加上技术和政策的支持,我国智慧港口行业开始不断发展。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智慧港口市场规模达到了36.85亿元,同比增长26.9%。

2024年05月27日
我国零担物流行业前十企业合计市场份额逐渐扩增 集中度逐渐提升

我国零担物流行业前十企业合计市场份额逐渐扩增 集中度逐渐提升

零担物流,是指一张货物运单(一批)托运的货物重量或容积不够装一车的货物(即不够整车运输条件)。按照运输方式的不同,零担物流又分为铁路零担物流、公路零担物流、海运零担物流及航运零担物流。按传统货物票均重量划分,零担物流可分为小票零担、大票零担。其中,小票零担货物重量一般为30-500KG,大票零担的货物重量一般为500K

2024年05月22日
集装箱运输行业:2024年Q1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最多  企业则远海控处第一竞争梯队

集装箱运输行业:2024年Q1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最多 企业则远海控处第一竞争梯队

从我国各省市集装箱吞吐量来看,在2024年1-3月我国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最多的是上海港,吞吐量为1245.5万TEU,同比增长8.6%;其次是宁波舟山港,吞吐量为914.1万TEU,同比增长11.6%;第三青岛港,吞吐量为736.9万TEU,同比增长11.3%。

2024年05月22日
我国合同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其中京东物流、中外运营收同比较快增长

我国合同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其中京东物流、中外运营收同比较快增长

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是指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一定期限的物流服务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服务期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2024年05月22日
中国已成为全球自行车销量最多国家 国内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以海南省最多

中国已成为全球自行车销量最多国家 国内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以海南省最多

从企业业绩来看,在2023年上海凤凰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增长,信隆健康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到2024年第一季度上海凤凰营收约5.89亿元,同比增加67.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42万元,同比增加87.54%;信隆健康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下降11.60%,

2024年05月10日
我国两轮电动车销量不断增长 雅迪、爱玛和台铃市场占比排名前三

我国两轮电动车销量不断增长 雅迪、爱玛和台铃市场占比排名前三

近些年来,我国电动两轮车销量不断增长,到2022年我国电动两轮车销量约为6070万辆,同比增长22.0%。而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 3.5 亿辆,2023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 4228 万辆。

2024年04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