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车品牌现状分析及最具影响力品牌C-BPI排名【权威】

       导读:201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车品牌现状分析及最具影响力品牌C-BPI排名。宝马X5占据C-BPI排名第一的位置,品牌总得分417.1分;本田CR-V运动型多功能车第二名(404.8分);奥迪Q5运动型多功能车第三名(376.1分)。
       近年来运动型多功能车份额的不断提高是乘用车消费升级的一种重要表现。短期内,由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环境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乘用车消费升级趋势仍然存在,运动型多功能车份额将继续提高。而随着中国运动型多功能车市场持续“高烧”不退,这一市场原有的市场格局也在逐渐改变。
       在201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排名中,宝马X5占据C-BPI排名第一的位置,品牌总得分417.1分;本田CR-V运动型多功能车第二名(404.8分);奥迪Q5运动型多功能车第三名(376.1分);大众途观运动型多功能车第四名(311.5分);现代现代ix35运动型多功能车第五位(306.5分);比亚迪S6运动型多功能车排名第六位(302.6分);丰田RAV4运动型多功能车排名第七位(272.5分);奔驰GLK级运动型多功能车排名第八位(252.8分);雪佛兰科帕奇排名第九位(249.1分);现代途胜排名第十位(244.7分)。详见下列图表:
图:2014年运动型多功能车行业上榜品牌C-BPI得分

2014年运动型多功能车行业上榜品牌排名变化表

 

2014排名

排名变化

 

宝马X5

1

--

 

本田CR-V

2

--

 

奥迪Q5

3

--

大众途观

4

--

 

现代现代ix35

5

1

 

比亚迪S6

6

-1

 

丰田RAV4

7

3

奔驰GLK

8

-1

雪佛兰科帕奇

9

--

现代途胜

10

-2

 

宝马X1

11

N/A

 

长城哈弗H3/H5

12

N/A

 

宝马X3

13

2

丰田汉兰达

14

-3

保时捷卡宴

15

-2

 

奥迪Q3

16

-4

 

奥迪Q7

17

N/A

 

奔驰ML63AMG

18

N/A

巴博斯BRABUSG

19

-5

 

宝马X6

20

N/A

*各行业C-BPI上榜品牌是指“未提示提及率”大于或等于7%的品牌。
*图中的“排名变化”是指该品牌本年度排名与上一年度排名之间的变化,其中“+”代表上升,“-”代表下降,“--”代表不变,“N/A”代表该品牌上一年度未上榜。
201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车行业上榜品牌趋势分析图

2013年C-BPI运动型多功能车行业细分指标

 

2013排名

 

品牌

 

C-BPI得分

 

排名变化

第一提及(%)

未提示(%)

有提示(%)

 

忠诚度

综合得分(%)

品牌形象(%)

购买可能性(%)

偏好(满意)(%)

1

 

宝马X5

327.0

--

11.8

35.5

59.1

49.9

47.7

53.7

46.8

2

 

本田CR-V

317.5

--

8.6

28.0

48.4

59.6

59.3

60.6

58.5

3

 

奥迪Q5

312.7

--

8.6

31.2

57.0

53.0

56.8

54.5

47.1

4

大众途观

260.4

--

6.5

23.7

37.6

49.9

50.4

46.9

53.3

5

 

比亚迪S6

247.1

+2

3.2

17.2

29.0

56.9

60.3

58.0

52.1

6

 

现代现代ix35

242.9

N/A

8.6

16.1

23.7

50.9

49.5

46.8

57.7

7

奔驰GLK

242.8

-2

1.1

9.7

32.3

62.3

52.1

72.8

58.5

8

现代途胜

220.2

N/A

1.1

8.6

15.1

61.2

60.3

61.8

61.3

9

雪佛兰科帕奇

200.3

+11

2.2

9.7

20.4

50.6

47.0

53.3

50.8

10

 

丰田RAV4

185.2

-4

2.2

10.8

24.7

43.4

41.4

46.1

41.9

11

丰田汉兰达

183.3

N/A

5.4

8.6

20.4

41.4

42.7

37.2

45.6

12

 

奥迪Q3

178.8

N/A

1.1

7.5

16.1

47.8

43.9

49.1

49.9

13

保时捷卡宴

169.8

+6

3.2

10.8

31.2

34.7

39.6

27.6

39.4

14

巴博斯BRABUSG

168.7

N/A

1.1

7.5

12.9

45.5

32.8

58.0

41.4

15

 

宝马X3

151.7

N/A

2.2

19.4

35.5

23.0

27.9

23.5

17.3

16

 

标致3008

100.4

-6

1.1

8.6

20.4

19.5

12.8

18.8

27.1

*2014年详细信息暂未公布 数据来源:中国企业品牌研究中心
运动型多功能车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混合动力汽市场竞争分析及盈利空间评估报告(2014-2018)
什么是C-BPI指数 ?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3约为11%,CR5约为13%,CR10约为15%,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汽车电子需求的增加,而这也让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973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细分产品结构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约70%,增程式电动车(REEV)占比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1月,山东、河南、广东的二手车经营企业最多,数量存续/在业的分别有6.5万家、5.1万家和4.9万家;其次是湖南、江苏、山西、浙江、安徽、河北,企业分别有3.5万家、3.4万家、2.9万家、2.6万家、2.5万家以及2.2万家。

2025年03月18日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拥有4家上市公司,北京市和广东省均为3家,重庆市2家,吉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均为1家。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汽车芯片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汽车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从739.2亿元增长到了85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905.4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2月08日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为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即车主。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从细分市场占比来看,2023年中国汽车智能视觉市场由车前大灯、车尾灯、内饰灯组成。三者市场规模分别为534亿元、249亿元和105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60.1%、28.1%、11.8%。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