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一汽东风或将合并 国内大型车企掀起兼并重组浪潮

中国报告网相关市场调研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专用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车企“联姻”或成行业趋势。

   集团与一汽集团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据悉,该创新中心将以智能化创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新平台建设、网联技术、电池发动机等五大领域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次如此高规格的合作,也让刚刚消停的合并传言再度喧嚣,市场上甚至有说法年内将会完成合并。然而,抛开两者合并的传言,作为国内第二大汽车集团与第三大汽车集团之间的战略性合作,央企间的联手开拓前瞻技术,也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两者虽为国内大型汽车央企,但自主品牌在市场表现并未处于同样的地位,此次战略合作有利于两者之间的互补,或有望引领国内自主品牌之间的合作开拓趋势。

   合并传言再度高涨

   据一汽集团与东风汽车发布的消息,双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创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其中,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将面向技术革命前沿,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智能化创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坚持“自主创新、智能引领、绿色发展、重点突破”的指导方针,将大力推进一汽集团与东风汽车在前瞻共性技术领域的研究。

   根据协议,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将在创新中心的平台上,共同探索科技创新管理的新体制与新机制,共担技术和投资风险,降低研发成本,以快速提高中国汽车工业前瞻共性技术的研究水平。

   从本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高层领导来看,不可谓不重视。其中,一汽集团出席领导层包括徐平、秦焕明、滕铁骑、金毅、董春波、王昭翮;而东风汽车的领导层包括了竺延风、李绍烛、程道然、刘卫东、温树忠、乔阳、杨青。此外,还有双方相关职能部门、分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

   然而,双方如此大手笔的合作,也让刚刚消停的合并传言再度喧嚣,被解读为一汽集团与东风集团合并的前兆,甚至有消息称两者将在年底完成合并。

   2015年,一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建一因涉违规被调查,在当时大型央企领导人变动密集的大背景下,东风汽车原董事长徐平北上担任一汽集团董事长。与此同时,时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的竺延风,则调任东风汽车一把手。

   更为关键的是,当时正值国务院大力度整合国有资源,大力推进央企间的重组整合,以内强企业素质、外优市场表现,借此实现行业产业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加上竺延风作为一汽集团的老领导,两家国内大型汽车央企之间的“换帅”,也让外界浮想联翩,尤其是资本市场反应十分激烈。

   只不过,与钢铁行业、造船行业、核电领域、高铁行业相比,一汽集团与东风汽车的合并一直“只见雷声不见雨”,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消息传出,一切只停留在传言中。

   实际上,一汽集团与东风汽车合并的利与弊,在业内也存在诸多分歧。反弹者认为汽车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特殊性,两个汽车巨无霸的简单合并,并无资源互补性,尚不如让两者各自抢占市场。而支持者则认为,从各自发展来看,自主品牌发展并非十分出色,不破不立,两者合并能集中资源办大事。

   战略合作谋求资源互补

   然而,抛开两者合并的传言,作为国内第二大汽车集团与第三大汽车集团之间的战略性合作,这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数据显示,东风汽车去年销售汽车427.67万辆,同比增长10.44%。其中,东风自主品牌汽车虽累计销售137.74万辆,同比增长13.03%。但尚未形成一个强势的东风品牌,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光等只是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实现了销量同步增长。

   同样,一汽集团去年虽然实现累计终端销售314.7万辆,同比增长10.9%,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然而,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却不足19%。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地方性国资车企与民营车企,在自主品牌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其中,广汽传祺在短短的几年间,产销规模便突破了37万辆,今年更是要达到50万辆;而去年销量便超过了100万辆,利润也超过了100亿元。

   市场分析指出,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背后,则是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而更深层次原因是研发力度的不足。此次合作将实现央企间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实现共性技术的突破。

   竺延风表示,东风与一汽一直在积极寻求更加深入、广泛、对双方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合作项目。经过前期在变速箱和发动机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双方决定建立规模更大的合作项目,共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今后双方要深入沟通交流,打开思路,推进选址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广纳人才并激发人才活力,同时要固化东风汽车公司与一汽的互访机制,使双方的合作不断有新的成果。

   将拉开国内大型车企合作序幕

   事实上,大型汽车集团之间合作开发共性技术,在国际间相对普遍。2014年,日本为缩小与欧洲在小型发动机技术上的差距,丰田、铃木、日产、富士重工、本田、马自达、三菱和日本汽车研究所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小型柴油机、涡轮增压、颗粒回收、做功效能等方面的发动机最基本问题。

   然而,我国自主品牌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即便百万级别的车企相继出现,但依旧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

   2012年,曾与奇瑞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双方将在整车开发、动力总成、零部件领域、研发资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生产制造管理等方面共同规划、合作开发、交流共享等多个方面。

   不过,这一合作并未有实质性展开,最终双方的合作不了了之。

   一汽集团与东风汽车的本次合作,一旦得以落实深化,不仅开启了汽车央企间的深度合作,也拉来了国内大型车企间合作的序幕。有消息称,另一央企也有意加入两者之间的技术合作。

   “通过互访加强合作,深化合作,增强彼此竞争力,取得丰硕成果,共同比翼齐飞。这将是双方面向未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珍贵而闪亮的时点,要铭记这个珍贵的时刻。”徐平表示,在面对“十三五”的过程中,双方发挥协同效应,资源取长补短,共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未来还可以探索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领域。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基础研发更多的合作,有利于更好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而应用领域的车型设计也是点菜式的,各个设计单位与相关企业协同发展,形成有效的内部竞争。国企内部缺乏竞争,形成的低效超高成本体系也需要竞争的挤压调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1月,山东、河南、广东的二手车经营企业最多,数量存续/在业的分别有6.5万家、5.1万家和4.9万家;其次是湖南、江苏、山西、浙江、安徽、河北,企业分别有3.5万家、3.4万家、2.9万家、2.6万家、2.5万家以及2.2万家。

2025年03月18日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拥有4家上市公司,北京市和广东省均为3家,重庆市2家,吉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均为1家。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汽车芯片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汽车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从739.2亿元增长到了85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905.4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2月08日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为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即车主。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从细分市场占比来看,2023年中国汽车智能视觉市场由车前大灯、车尾灯、内饰灯组成。三者市场规模分别为534亿元、249亿元和105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60.1%、28.1%、11.8%。

2025年01月10日
我国重卡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形成多寡头垄断格局 其中中国重汽销量最高

我国重卡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形成多寡头垄断格局 其中中国重汽销量最高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重卡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中国重汽,销量在20万辆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中国一汽、陕汽集团、东风公司,销量在10万辆到20万辆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福田汽车、大运汽车、江淮汽车、徐工汽车、北奔重汽、上汽红岩等,销量在10万辆以下。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轮胎行业企业竞争现状:赛轮集团、玲珑轮胎营收、产能优势明显 且均处第一梯队

我国轮胎行业企业竞争现状:赛轮集团、玲珑轮胎营收、产能优势明显 且均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中策橡胶、双星集团、赛轮集团、玲珑轮胎,销售收入在2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三角轮胎、双钱集团,销售收入在100亿元到2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浦林成山、贵州轮胎、森麒麟、风神股份、通用股份、青岛双星等,销售收入小于100亿元。

2024年10月29日
我国冷藏车行业集中度较高 轻卡类型市场销量占比超五成

我国冷藏车行业集中度较高 轻卡类型市场销量占比超五成

从冷藏车细分类型来看,2023年上半年轻卡、重卡和微卡销量占比较大。轻卡以13978辆占市场份额超过五成,同比下降了12.77%;重卡销量次之,上半年销量达7420辆,市场占比达28.85%,同比增长61.8%;微卡位居第三,销量市场占比11.36%。

2024年07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