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www.chinabaogao.com)讯:
经济的发展使道路交通和城市化同步发展,既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产生了制约和影响。为了充分挖掘汽车产业巨大潜力,交通和城市化进程作为外部条件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同时,汽车产业也应采取适合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对策,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针对城市化进程的建议
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通过投资和财税激励政策促进城市功能的扩散,形成功能分区、协调互动的“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调节城市各中心区域的用地功能,合理确定各功能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优化城市布局,从宏观层面控制交通需求的分布;促进京沪穗等特大型城市的郊区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结构水平。
制定适合城市化进程要求的交通模式。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大力发展以城市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有利于缓解出行压力。采取必要的交通需求管理是缓解交通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制订相应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通过经济杠杆如提高停车费、市中心行驶费等调节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需求结构,引导居民在城市内部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大力发展、提升智能交通系统。通过GIS、GPS和遥感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建设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个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
(2)针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汽车产业产业链整合,有效协调区域与单体城市的发展。产业链在有效协调区域经济与单体城市的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布局和城市产业布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汽车产业集群的建立不能仅依靠行政力量而应主要由市场导向产生。
深度挖掘汽车产业相关市场。汽车相关市场的空间远大于汽车市场的空间,如购买汽车服务的金融、保险、法律、广告灯行业,为汽车行驶提供服务的道路建设、运输、零部件供应、维修、汽车美容、汽车旅游等行业,为汽车安全提供服务的保险、停车场行业,为汽车环保提供服务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回收业等。例如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的车险市场,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前景十分可观。所有这一切围绕汽车社会的现代服务业,将大大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使城市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转型,从而将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
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使用。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车联网能够将交通信号、摄像头、拥堵路段报告、天气情况等信息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汽车与道路的“互联”,实现汽车、道路、人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道路使用率。
促进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鼓励车型小型化、传统燃油车的节能降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是解决汽车产业带来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新前景。截至2012年12月,全国25个试点城市共示范推广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4万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2.3万辆,私人领域0.44万辆;建成充(换)电站174个,建成充电桩8107个。受制于价格过高、稳定性存疑、配套设施不完善、消费习惯难改变等多种因素,新能源汽车距离政府的发展目标,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相互影响,城市化推动汽车社会形成,汽车的普及又进一步影响城市建设。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推进城市化建设和引导私人汽车消费,统筹规划汽车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两者协调发展,是汽车产业长足进步和中国城市化进程良性推进的重要保障。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