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国务院2006 年3 月12 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提出,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2006 年12 月20 日,发改委印发的《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截至2005 年7 月1日,整车产能约800 万辆,在建产能约220万辆。2005 年产销突破570 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71.5%。但是,2006 年和2007年销量分别增长25.3%和21.8%,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销量增幅仅为6.7%,而销量仍达到938 万辆。说明汽车产能预测与市场发展不相符合。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汽车业首当其冲地被列为八大兼并重组重点行业。由此,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兼并重组再受关注。

        益普索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汽车研究主管张晓雄近日在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月度会上指出,尽管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已两年多,但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他建议国家尽快修订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平稳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产能过剩

        国务院2006 年3 月12 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提出,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2006 年12 月20 日,发改委印发的《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截至2005 年7 月1日,整车产能约800 万辆,在建产能约220万辆。2005 年产销突破570 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71.5%。但是,2006 年和2007年销量分别增长25.3%和21.8%,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销量增幅仅为6.7%,而销量仍达到938 万辆。说明汽车产能预测与市场发展不相符合。

        规划结构调整

        2009 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目标,提出“ 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素质”;“ 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与加强政府引导相结合。利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要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 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 家产销规模超过100 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 家减少到10 家以内”。

        《规划》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两项任务,一是推进汽车产业重组。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四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四小)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这一思路被业界称为汽车兼并重组的“四大四小”模式。二是实施技术改造专项。

        结构不合理

        两年来,就汽车产业而言,虽然兼并重组取得一定进展,2009 年,广汽重组长丰、长安与中航汽车重组。2010 年,广汽再收吉奥、中国重汽控股成都王牌、北汽收购宝龙轻汽、吉利完成了对沃尔沃的收购。但实现兼并重组目标仍任重而道远。张晓雄指出,制定推动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战略措施的政策目标之一是,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战略重组的目标是支持汽车生产企业以资产重组方式发展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近几年发布的《通知》、《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均包含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的要求。但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汽车行业还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集团等问题。上百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这说明政策支持的力度不足,兼并重组仅靠引导难以奏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东风、长安、一汽4 家汽车企业 集团 汽车销量分别是198.46 万辆、150.53 万辆、125.05 万辆、114 万辆,总共销量为587.98 万辆,占市场的64.21%;而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汽车808.39 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一些已经完成的兼并重组,效果并不理想。

        加快制定重组战略

        张晓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围绕战略重组目标的实现,加快制定具体的战略措施、支持政策和实施方案,探索培育几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有效途径,继续实施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平稳发展的政策。

        2011 年上半年,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车辆购置税优惠等汽车市场促进政策退出的影响,我国汽车市场由高速增长期步入到了平稳发展期。上半年汽车产销915.60 万辆和932.52 万辆,同比增长2.48%和3.35%,比2010 年增速的32%回落了29 个百分点。同时,截至6 月底,整车库存为63.54 万辆,比2010 年年底下降17.13 万辆,且库存呈逐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汽车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能够适应市场主动进行产销平衡和产能调整。但是,汽车产业也面临交通拥堵、能源紧张等新的压力和挑战。

        为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议国家继续实施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平稳发展的政策。首先是制定促进我国由汽车大国发展为汽车强国的战略措施,确保通过自主创新,在提升和掌握核心技术上有实质性突破。其次要尽快修订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平稳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有业内人士指出,“ 四大四小”的重组模式,似乎不太适应当前行业改革,希望政府能放宽政策。据了解,今年3 月,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兼并重组主要应该是企业行为,政府只是负责创造一些环境和条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3约为11%,CR5约为13%,CR10约为15%,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汽车电子需求的增加,而这也让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973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细分产品结构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约70%,增程式电动车(REEV)占比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1月,山东、河南、广东的二手车经营企业最多,数量存续/在业的分别有6.5万家、5.1万家和4.9万家;其次是湖南、江苏、山西、浙江、安徽、河北,企业分别有3.5万家、3.4万家、2.9万家、2.6万家、2.5万家以及2.2万家。

2025年03月18日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拥有4家上市公司,北京市和广东省均为3家,重庆市2家,吉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均为1家。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汽车芯片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汽车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从739.2亿元增长到了85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905.4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2月08日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为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即车主。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从细分市场占比来看,2023年中国汽车智能视觉市场由车前大灯、车尾灯、内饰灯组成。三者市场规模分别为534亿元、249亿元和105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60.1%、28.1%、11.8%。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