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或配件行业优秀企业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与劣势

 导读: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或配件行业优秀企业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与劣势。公司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一直秉承“艰苦奋斗,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努力践行精心策划、严格控制、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以及务实、创新的科研作风。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电商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1、竞争优势 

        公司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一直秉承“艰苦奋斗,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努力践行精心策划、严格控制、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以及务实、创新的科研作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并在业务区域及产品结构布局、客户资源积累、工艺技术升级、管理水平提升、产业资源整合等方面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1)完善的产业布局和本地化服务优势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全国主要汽车产业基地建立了 17 个生产基地,直接配套集群内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依托完善的业务区域布局和本地化服务,公司可以实现对整车厂的近距离实时供货与服务,以满足整车厂对采购周期及釆购成本控制的要求,保证客户生产的持续、稳定。同时,也可以快速提升反应能力,将整车厂的最新需求、新车型开发情况以及对公司产品、服务的各种反馈意见等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到公司生产基地,快速实现公司产品工艺技术的调整和服务方式的转变,为整车厂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与整车厂的协同发展。 

        2)强大的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 

        经过多年的稳健经营和快速发展,公司已经形成并拥有稳定和庞大的优质客户群体,下游客户不仅包括神龙汽车、长安汽车、一汽大众、天津一汽丰田、东风汽车、北汽集团等多家国内主流整车厂,还包括佛吉亚、丰田纺等多家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依托强大和稳定的客户资源网络,公司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公司先后荣获一汽大众“质量卓越奖”、上海通用“银合作奖”等荣誉称号。强大的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能有效推动公司新业务的开展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实现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并切实保证公司生产销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显著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成熟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和质控优势 

        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汽车塑料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并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生产经验。公司积极开展新型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逐步形成了“结构设计-结构分析-模流分析-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注塑生产-自动涂装-总成装配”这一成熟可靠的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流程。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拥有专利技术 164 项,并先后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与此同时,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选用先进的注塑设备和高标准精密模具,科学设定各项工艺参数,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为满足整车厂对零部件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等指标的高标准要求,公司通过了法国莱茵技术监督服务有限公司ISO/TS16949 质量体系认证,并在产品生产、检测过程中全面执行 ISOGB 等国家、国际检测标准和大众汽车、丰田汽车、福特汽车等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厂商技术标准。公司生产的汽车内饰件产品已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已获得 66 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4)突出的模具制造和同步研发能力 

 

        汽车模具是汽车制造业重要的工艺基础,同时也是提升汽车零部件厂商同步研发能力的重要保障,模具开发和制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随着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产业分工协作的格局逐步形成,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研究设计、同步研发或超前研发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凭借多年来对核心技术的不断研发以及对整车设计理念和需求的深刻理解,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模具设计生产和汽车零部件同步研发、制造能力的公司。公司目前已经拥有成都、青岛两个模具中心,在模具产品设计、生产中广泛使用 CADCAECAMUGCATIA  、模流分析等先进软件及大型精密电火花成型机、精密磨床、大型翻转式模具研配机等先进生产设备,形成了较强的汽车塑料零部件模具研发、制造能力。依托强大的模具设计、制造能力,公司能够更为深入的参与整车厂新车型的研究开发,从而为获取客户订单提供有力保障。 

        5)纵深结合的产品布局和成本管控优势 

        公司产品系列齐全,覆盖了主要汽车内饰件、外饰件、发动机系统塑料部件,从而为公司产品模块化、平台化供货提供了可能。此外,公司还为整车厂提供一体化的汽车塑料零部件配套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公司产品竞争力。经过十余年来的发展,公司已经逐渐形成了“产品研发-模具设计与制造-零部件制造-总成”这一纵深结合的汽车塑料零部件产品供应链,显著降低了中间环节成本,缩短了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从而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6)优秀的企业管理和资源整合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均拥有丰富的从事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作经验,管理团队高效、稳定。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公司逐步建立起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树立起精益精细的管理理念,摸索出适合行业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的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 ISO/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依托锐意进取的管理团队、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公司经营管理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各项经营指标增长迅速,从而实现了较快的内涵式增长。与此同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先后并购整合了重庆八菱、“华涛系”等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扩展业务领域,对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形成了重大促进,从而实现了较快的外延式发展。公司优秀的企业管理能力以及在资源整合方面良好的实践能力,使得公司具备在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及产业重组整合浪潮中脱颖而出的较强实力。 

        2、竞争劣势 

        1)融资渠道单一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链分工专业化及零部件采购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汽车零部件行业正面临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的竞争格局。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融资能力及资本实力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保持并提高市场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目前,公司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通过贷款方式融资,相较于行业内上市公司及国际汽车零部件优秀企业,公司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资本实力明显不足,限制了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 

        2)产能储备不足 

        随着公司原有客户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对新客户的持续开发,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目前部分生产基地产能已趋于极限。公司未来的产能储备不足,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以重庆八菱为例,2015 上半年,由于重庆八菱产能储备紧张,公司不得已主动放弃部分开发项目,并通过大量外协生产的模式缓解产能不足的瓶颈。产能储备不足的情况在公司各大经营实体普遍存在,为保证满足大型客户的需求,公司被迫放弃部分订单,长期保持超负荷运转,并导致了公司市场占有率未能显著提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3约为11%,CR5约为13%,CR10约为15%,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汽车电子需求的增加,而这也让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973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细分产品结构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约70%,增程式电动车(REEV)占比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1月,山东、河南、广东的二手车经营企业最多,数量存续/在业的分别有6.5万家、5.1万家和4.9万家;其次是湖南、江苏、山西、浙江、安徽、河北,企业分别有3.5万家、3.4万家、2.9万家、2.6万家、2.5万家以及2.2万家。

2025年03月18日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拥有4家上市公司,北京市和广东省均为3家,重庆市2家,吉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均为1家。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汽车芯片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汽车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从739.2亿元增长到了85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905.4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2月08日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为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即车主。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从细分市场占比来看,2023年中国汽车智能视觉市场由车前大灯、车尾灯、内饰灯组成。三者市场规模分别为534亿元、249亿元和105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60.1%、28.1%、11.8%。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