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近期公布的7月份美国新车销量数据显示,美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当月销量全面上涨,克莱斯勒同比涨幅达20%。此外,我国对部分新兴市场汽车出口大幅增长,由此带来对配套零部件需求上升也带动了出口增长。

        海关统计,2011年前7个月,广东省出口汽车零件1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快速增长19.5%。

        一、前7个月广东省汽车零件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7月份出口值达到前7个月高位。今年前7个月,广东省汽车零件出口值除2月份因春节因素影响略低外,其余月份均在2亿美元以上。5月份以来单月出口值逐月小幅提升,7月份当月出口值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13.4%。

        (二)一般贸易出口超过6成但增幅不及加工贸易出口。前7个月,广东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汽车零件9.3亿美元,增长17.9%,占同期全省汽车零件出口总值(下同)的63.7%;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4.8亿美元,增长24.8%,增幅高出一般贸易出口6.9个百分点,占32.9%。

        (三)美国、欧盟为前2大出口市场,对日本出口增幅低于总体水平。前7个月,广东省对美国、欧盟分别出口汽车零件3.6亿美元、2.1亿美元,分别增长34.1%和29.4%,对2地出口合计占39%;对日本出口1.8亿美元,仅增长4.1%,增幅低于总体水平;此外,对东盟出口1.2亿美元,增长35.8%,对香港出口地区1.1亿美元,下降1%。

        (四)外商投资企业为最大出口主体。前7个月,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汽车零件8.2亿美元,增长21.1%,占56.2%;同期,私营企业出口4.1亿美元,增长12.4%;国有企业出口2亿美元,增长29.8%。

        二、前7个月广东省汽车零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去年起,欧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后,市场呈现复苏迹象。虽然突如其来的日本大地震再次对全球汽车制造业产生了局部冲击,但并未改变欧美汽车市场回暖的大趋势。上半年,美国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12.8%,为633.26万辆;近期公布的7月份美国新车销量数据显示,美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当月销量全面上涨,克莱斯勒同比涨幅达20%。此外,我国对部分新兴市场汽车出口大幅增长,由此带来对配套零部件需求上升也带动了出口增长。

        三、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大而不强。据相关资料,20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额增长约44%,高于整车销售37%的增长率,达到1.644万亿元人民币,出口销售收入上涨43%,增长趋势强劲,预计2015年中国汽配行业规模产值可望达到2.5万亿元。全国上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多数规模较小,产品质量意识不高,缺乏竞争力,企业重组整合缺乏机制与动力。多数民营汽配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人民币以下,收入在十几亿元以上的大规模企业难觅踪迹,市场过于分散没有完善的供应体系。与之相比,国外市场的整合程度较高,由5%左右的供应商提供整个市场80%-90%的产品,跨国集团年销售收入均远超百亿美元,国内企业与之相比差距巨大。据2007-2010年《Automotive News》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数据显示,4年来,全球百强排名不断变化,但仍无一家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入围[3]。

        (二)研发投入少导致创新不足。目前国内高端汽车零部件技术基本被外资企业垄断,本土企业由于投入到研发领域的资金缺乏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仅在传统、低附加值方面形成一定配套规模优势,如车轮、轮胎、玻璃、喇叭、机械式转向制动等;在高附加值方面,特别是电子技术零部件如电动转向、电子制动、悬挂系统、EMS发动机控制等方面,基本由外方独资或合资企业控制着80%以上市场份额。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约1.4%,远低于跨国公司5%的平均水平。日本、韩国企业花1元引进技术,会花5-8元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中国的企业同样花1元引进技术,只用0.07元进行消化吸收。

        (三)自主品牌意识薄弱。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的爆发阶段,市场良莠不齐且不够规范,三无产品充斥市场、假冒伪劣泛滥、诚信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德国科德宝集团与中国一家零部件企业持续多年的一场商标纠纷在日前结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科德宝集团获胜。据了解,自2002年起,一家中国零部件企业以Freudenberg为名销售密封件产品。科德宝集团在要求该企业停止使用Freudenberg名称未果后,正式向中国商标注册部门提出异议,并最终获得支持。有资料显示,每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接到零部件企业的投诉中,20%与侵犯知识产权有关,投诉者以外资企业居多,无疑令国内零部件产业声誉受到极大影响。

        为此建议:一是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加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创新,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寻求产品的差异化;三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积极打造国际性产销平台,协助企业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3约为11%,CR5约为13%,CR10约为15%,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汽车电子需求的增加,而这也让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973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细分产品结构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约70%,增程式电动车(REEV)占比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1月,山东、河南、广东的二手车经营企业最多,数量存续/在业的分别有6.5万家、5.1万家和4.9万家;其次是湖南、江苏、山西、浙江、安徽、河北,企业分别有3.5万家、3.4万家、2.9万家、2.6万家、2.5万家以及2.2万家。

2025年03月18日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拥有4家上市公司,北京市和广东省均为3家,重庆市2家,吉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均为1家。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汽车芯片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汽车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从739.2亿元增长到了85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905.4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2月08日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为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即车主。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从细分市场占比来看,2023年中国汽车智能视觉市场由车前大灯、车尾灯、内饰灯组成。三者市场规模分别为534亿元、249亿元和105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60.1%、28.1%、11.8%。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