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获得纯电动乘用车资质企业概况

导读:获得纯电动乘用车资质企业概况。2015年6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一经发布,便引来广泛关注,有志于高速电动车的企业纷纷表示一定要拿到这个资质。

相关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桩)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2015年6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一经发布,便引来广泛关注,有志于高速电动车的企业纷纷表示一定要拿到这个资质。如今,距离《规定》发布已近十个月,发改委终于公布了第一家获得纯电动乘用车资质的企业,而这家车企竟然是看似无需申请资质的北汽新能源。这在让人猜测北汽此举意欲何为的同时,也让人开始好奇各领域资质申请工作的进展情况。

  下面第一电动网就带大家看一下微型电动车领域纯电动乘用车资质申请的进展情况。提到微型电动车,御捷、时风、雷丁、唐骏等几家企业一直是被看做是较有实力率先获得资质的车企。而据第一电动网记者了解,截至目前为止,这些企业都还在积极准备中,均未向地方发改委提交申请。根据企业的进展介绍,时风、雷丁、唐骏、御捷会陆续在今年5月,6月,7月及10月份向地方发改委提交申请。

  工程样车的试制及检测情况

  时风、雷丁、唐骏三家企业都表示已经完成了试制15辆工程样车的工作并已通过国家指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其中,雷丁的工程样车是基于雷丁160基础上进行改造的,这款车是微型电动车领域首款三厢车。御捷则是根据御捷主打的一款微型电动车E330进行改造的,之前基于御捷E330平台打造的锂电车型YGM6350BEV,已获得纯电动运动型乘用车目录准入。目前,御捷已经生产了3辆纯电动乘用车工程样车,预计剩余的12辆将在一个月内生产完成。而时风和唐骏则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样车车型。

  基础设施投入情况

  在厂房、设备等基础设施投入方面,除了时风按照《规定》标准,在原有工厂、技术的基础上填平补齐,升级改造外,其他三家企业都在积极建设新工厂。御捷计划今年在江苏无锡惠山区投资30亿建厂,目前该厂已经在当地工商总局进行注册,名字叫做东方凯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雷丁也在今年的济南车展上正式公布了高速电动汽车三厂的规划图,厂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个亿,将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建设完成,年产能超过40万辆,雷丁表示要用十年之后的思维考虑现在的场地建设。唐骏也正在建设面积为1500亩地的新能源汽车二级工厂,预计今年十月份就能完成,建成后年产量可达10万辆。

  融资能力及资金情况

  在资金方面,目前这几家企业都表示资金主要来自企业自投,对于后期的资金需求,御捷表示可能会向地方政府贷款,雷丁则可能考虑融资。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资金似乎都不是困难,雷丁的高层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有梧桐树就不怕招不来金凤凰”。

  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在一些软性指标方面,各企业也做了相应准备。以御捷为例:将在2016年7月1日起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新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标准》,承诺在续航里程、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四项性能的产品宣传、实车性能与技术标准一致;实行“半价置换电池回收”回馈绿色行动,提出全产业链电池回收方案,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在江苏无锡地区将成立御捷核心技术研究院等等。其他几家企业也有类似的计划,强调会根据《规定》的要求做相应的准备,目前在积极进行中。

  综合来看,对于获得资质,这几家企业都表达了足够的信心,基于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多年的积累,坦言在申请的过程中没什么困难。但会有些许的担心,获得资质只是进军高速电动车的第一步,后期的产品能否得到市场认可才是关键。国家的政策持续性、市场的竞争激烈化、消费者的认可度等这些因素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可能一直靠国家补贴,市场化才是发展的方向,《规定》设定也正是为了选拔那些真正想潜心做好纯电动汽车的企业,真正肯在技术上做投入的企业。谁会是真正搅动市场的“鲶鱼”,还要也还要交给市场检验。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3约为11%,CR5约为13%,CR10约为15%,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汽车电子需求的增加,而这也让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973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细分产品结构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约70%,增程式电动车(REEV)占比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1月,山东、河南、广东的二手车经营企业最多,数量存续/在业的分别有6.5万家、5.1万家和4.9万家;其次是湖南、江苏、山西、浙江、安徽、河北,企业分别有3.5万家、3.4万家、2.9万家、2.6万家、2.5万家以及2.2万家。

2025年03月18日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拥有4家上市公司,北京市和广东省均为3家,重庆市2家,吉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均为1家。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汽车芯片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汽车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从739.2亿元增长到了85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905.4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2月08日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为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即车主。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从细分市场占比来看,2023年中国汽车智能视觉市场由车前大灯、车尾灯、内饰灯组成。三者市场规模分别为534亿元、249亿元和105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60.1%、28.1%、11.8%。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