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酱油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调味品行业现状
中国调味品行业近三年产销量持续上升,增速相对趋缓,集中度提高明显。根据2013年~2015年中国调味品品牌企业百强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73家企业)总产量为699.6万吨、2014年(68家企业)为739.1万吨、2015年(75家企业)为838.8万吨,总产量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但从产量的同比增长率来看,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2015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3%、10%、8.5%。产量增长率增速趋缓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2013年~2015年的总销售收入分别为466亿元、501.1亿元、575.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2%、12.6%、11.6%。销售收入增长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下降幅度小于产量下降幅度,说明调味品价格呈现细微增长的趋势。
近三年,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态势良好。2013年~2015年总产量和总销量排名前3名的企业保持稳定。总产量排名前三名的企业,依次是海天、美味鲜和李锦记。3家企业2015年的总产量为333.2万吨,占统计内企业总产量的39.7%。2015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04%、2.00%、14.48%。总销售收入排名前三名的企业依次为海天、太太乐、李锦记,3家企业2015年的总销售收入为197.9亿元,占统计内企业总销售收入的34.4%。2015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68%、4.34%、18.67%。海天与太太乐的产量及销售收入的增速稍有减缓,而李锦记增长速度较快。
2015年百强企业中总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占49%,10万吨以上的企业占比大于20%,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占39%,规模企业所占比重相比前三年略有提升。2013年~2015年调味品行业总产量和总销售收入的统计结果,都反映了我国调味品行业产业集中度在提高的趋势。
中国酱油产业发展概况
酱油产业是我国调味品行业的第一大产业,产销量和企业规模均居调味品行业首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酱油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发展、文化和标准建设以及国际市场开拓,各方面都卓有成效,带动了调味品行业整体的发展。
酱油产业分类有多种方式,可以按照产品的酿造工艺、原料、功能等基本要素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酱油的市场要素进行分类,如依照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功能,可分为儿童酱油、凉拌酱油、火锅酱油、烧菜酱油、寿司酱油、铁强化酱油、海鲜酱油、面条鲜酱油等。
近年来,酱油产量总体平稳增长,龙头企业规模效益明显。根据2013年~2015年中国调味品品牌企业百强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2015年,酱油总产量分别为316.4万吨、328.5万吨、352.8万吨,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70%、3.84%、7.39%,2015年增长率明显提升。酱油产量2013-2015年前3名企业保持稳定,依次为海天、美味鲜、李锦记,2015年的总产量分别为133.6万吨、73.8万吨、28.2万吨,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8%、2.28%、9.08%,可见海天与美味鲜的酱油产量稳步增长,李锦记的增速最快。目前,酱油产业龙头企业在渠道精细化、产品细分化之后,开始通过全国性的广告宣传、全渠道营销策略和并购重组的方式快速扩张,并开始多元化经营,成为我国调味品行业的整合者。
根据2015年中国调味品品牌企业百强统计结果显示,11家酱油企业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有4家国有企业、7家民营企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老旧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兴市场环境;二是酱油市场集中度提高和竞争加剧,导致弱势品牌退出,优胜劣汰明显;三是企业自身产品结构调整,将不作为主营业务的酱油产品主动淘汰。
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已经形成了不少家喻户晓的酱油品牌,既有发展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酱油品牌,如致美斋、珠江桥、金狮;也有新兴发展的品牌,如富氏、欣和。既有全国性的强势品牌,如海天、厨邦、加加、李锦记;也有地方特色品牌,如千禾、巧媳妇、味莼园。既有中外合资的品牌,如统万、和田宽;也有独资品牌,如台湾味全、台湾金兰、日本龟甲万、日本雅玛莎、新加坡和合、韩国泉飘、韩国膳府。酱油产业品牌发展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酱油企业文化建设颇具特色。目前,品牌企业积极开展工业旅游、筹备申遗项目、建设博物馆与文化馆等文化建设工作。如海天的工业旅游参观——娅米的阳光城堡,致美斋生抽王酱油和双璜生抽酱油入选广东食品文化遗产,美味鲜的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和加加的中国酱油博物馆等。
酱油产业食品安全态势良好,标准体系建设相对完善。2015年,全国调味品行业抽检11495批次,不合格361批次,不合格率为3.1%,比去年同期下降0.9%,酱油产品的抽检合格率高于调味品整体水平。标准体系建设方面,除了食品安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之外,团体标准正在研究中。
品牌企业在国内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开拓国际市场。中国酱油产品的国际市场开拓已从现有产品的市场渗透,拓展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阶段。尤其是针对国外市场的饮食习惯而进行相应的产品定制,如串烧酱油、寿司酱油、烤鳗酱油、西餐复合调味汁等。中国酱油产品的国际市场渠道推广有四个方向:现有国际经销商的现有渠道;各大国际食品展会;中餐世界化的趋势推动,如联合国厨师文化交流推广活动、厨师节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中华老字号餐企在国外开店等,中国调味品随着中餐在世界餐饮业影响力的扩大,也快速地渗入进国际市场;东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西餐的中式化,或中餐的西式化,为中餐调味品的国际化带来了新的契机。以珠江桥、李锦记作为代表的酱油企业,产品出口至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此外,更多的酱油龙头企业也在积极谋求国际市场的拓展。
C-BPI排名
在中国酱油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C-BPI排名中,海天位居第一,C-BPI得分560分;李锦记第二名(454分);淘大第三名(324分);加加第四名(320分);太太乐第五位(304分);美味鲜第六位(271分);厨邦第七位(265分);六月鲜第八位(252分);致美斋第九位(239分);东古第十位(237分)。
2016
2016 排名 |
排名 变化 |
品牌 |
C-BPI得分 |
品牌认知 |
品牌关系 |
||||
第一提及(%) |
未提示(%) |
有提示(%) |
品牌联想(%) |
品牌忠诚(%) |
品牌偏好(%) |
||||
第1名 |
-- |
海天 |
560.2 |
46.8 |
90.5 |
96.2 |
34.9 |
50.6 |
38.4 |
第2名 |
-- |
李锦记 |
454.0 |
21.1 |
77.7 |
90.7 |
40.5 |
51.3 |
20.4 |
第3名 |
+1 |
淘大 |
324.2 |
7.0 |
52.0 |
74.8 |
35.1 |
45.8 |
6.4 |
第4名 |
-1 |
加加 |
320.2 |
8.5 |
53.6 |
69.2 |
28.1 |
47.0 |
8.8 |
第5名 |
-- |
太太乐 |
304.6 |
2.0 |
39.6 |
70.2 |
39.0 |
53.5 |
3.2 |
第6名 |
-- |
美味鲜 |
271.6 |
2.1 |
30.0 |
58.2 |
37.4 |
51.2 |
3.2 |
第7名 |
+1 |
厨邦 |
265.8 |
1.9 |
21.6 |
47.0 |
44.5 |
55.8 |
2.3 |
第8名 |
-1 |
六月鲜 |
252.0 |
1.3 |
24.2 |
51.2 |
38.9 |
49.4 |
2.6 |
第9名 |
new |
致美斋 |
239.7 |
0.5 |
10.5 |
22.3 |
53.6 |
59.4 |
0.8 |
第10名 |
-1 |
东古 |
237.6 |
2.4 |
20.1 |
40.1 |
37.9 |
49.2 |
4.0 |
第11名 |
new |
味事达 |
202.8 |
0.9 |
11.9 |
28.6 |
29.2 |
54.4 |
0.9 |
得分基于1000分制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