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据海关统计,2011年上半年浙江省乳制品进口大幅增长,累计进口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48.9%,价值2.6亿美元,增长69.5%;进口均价为每吨3313美元,上涨13.9%。
上半年浙江省乳制品进口量价齐升的主要原因
(一)国内供需不平衡带动进口增长。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近年来我国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成长迅速,年增长率超过3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2大市场。国内乳制品需求迅猛增长,带动进口量不断放大,而国内养殖奶牛数量自2010年以来大幅减少,奶源供应再度紧缺,急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国内需求。
(二)国产奶粉信任危机导致进口奶粉市场空间加大。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遭遇严重信任危机,进口奶粉迅速扩充国内的市场空间,2010年年初,陕西、上海、山东等地个别奶粉企业问题奶粉回流事件导致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再度受到打击。即使进口奶粉品价格持续走高,国内仍有较多消费者坚持选择进口品牌奶粉,从而导致我国进口奶粉需求持续旺盛。
(三)国外奶源短缺推动价格上涨。作为最大的乳品供应国新西兰近年来持续干旱,牧草减产导致其牛奶产量下降,奶源供应偏紧直接导致价格上涨。此外,海运成本增加等也是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
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内忧”:国内乳业标准引发争议,乳品安全不容忽视。2010年6月1日起,由卫生部批准公布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共包括66项具体标准,涉及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所有乳类和乳制品。其中蛋白含量每100克含2.8克,这个数字低于国际标准3.0克,也低于1986年旧国标的2.95克;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这个乳业国标让“中国原奶质量降到了全世界最低”,被指倒退25年。 “新国标”过低的蛋白质标准,给“注水奶”提供了空间。一些乳品企业收购原奶时,要求蛋白质含量标准达到3[3]以上,但加工时却加水稀释奶源,按2.8的“新国标”执行,从中谋取暴利。而菌落总数从25年前的每毫升50万个标准到现在定为200万个,如此低的标准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过宽的奶业标准必然给部分加工企业留下“问题”空间。此标准的出台固然有助于国内乳制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但对国内乳制品安全是一大考验。
(二)“外患”:进口乳品同样存在问题。2010年3-8月,我国进口乳品被检出有670余吨不合格,相当于每个月查出不合格洋乳品110多吨,其中,婴幼儿奶粉不合格量占了近7成,总量超过450吨,原产地以澳洲最多。菌类、重金属超标是不合格主要原因。与此同时,部分洋品牌同样遭遇信任危机。宣称是美国品牌,奶源100%来自国外的施恩奶粉,日前被披露其真正奶源主要来自国内的山西、黑龙江。同时在国内高端奶粉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澳优乳业也被曝并非原装进口,仅是将从澳大利亚进口已经包装好的大包奶粉,在国内进行分装销售。
为此建议:一是切实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加强相关商品质量检测,重塑国产乳制品形象,恢复消费者对于制品安全的信心;二是努力培育一批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竞争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以此带动乳制品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三是加强对进口乳制品的检测力度,规范检测标准,严格检查环节,防止劣质乳制品伺机向我国倾销;四是加强乳制品进口的监测预警,并通过政策扶持保护国内养殖户的积极性,维护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