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我国硅片行业多晶硅市场集中度较高 隆基股份、中环单晶硅双寡头格局稳定
据硅业分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在产多晶硅企业数量减少至13家,总产能达到45.2万吨/年,同比增长16.5%;展望2020年,从供应端看,国内多晶硅产量短期内受疫情影响,增量较少,但是随着下游硅片的扩张激发了高品质硅料需求;因此长期来看,多晶硅产能将在快速恢复后持续扩张。

我国预焙阳极行业市场需求稳定 先锋企业保持领先地位
预焙阳极被誉为铝电解槽的“心脏”,是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以石化工业的副产品石油焦为骨料、以煤化工业的副产品煤沥青为黏合剂制备而成,电解铝产业是其唯一下游产业。随着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快速发展,预焙阳极供给缺口不断加大,独立预焙阳极行业快速成型。目前国内预焙阳极厂家主要分为铝厂配套阳极厂、大型商用预焙阳极生产企业、小规模预焙阳极生产企业三类。

我国针状焦行业产能以煤系居多 国产煤系针状焦替代性增强
以煤焦油沥青或石油渣油为原料,经延迟焦化、煅烧而制得的异性焦炭就是针状焦,主要用于生产高功率(HP)和超高功率(UHP)石墨电极,以及锂电池负极材料。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针状焦可分为油系针状焦(以石油渣油为原料)和煤系针状焦(以煤焦油沥青及其馏分为原料)两种。

2020年我国保温材料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卧牛山和亚士首选率位居前二
我国保温材料行业前十首选率从2015的67%增长至2019年的86%,行业集中度自2018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提升。从行业整体来看,我国保温材料行业格局尚未稳定,自2016年以来,卧牛山(东方雨虹)、亚士创能、金隅一直位居前三,在2019年首选率分别为18%、17%、12%,不过并未拉开差距;2019年,第四和第五名均是保温新势力。青岛科瑞和万华一直在前十,而外资品牌欧文斯科宁已退出前十。

2020年中国电解液行业出货量增长迅速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电解液是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必要的添加剂等按照某一特定的比例配置而成的混合液体,是锂电池四大材料之一。其中电解质是核心的组成部分,约占电解液原材料成本的60%,有机溶剂约占 30%,添加剂约占 10%。

2020年中国航空煤油行业产量产能均增长 广东产量最多 中石化产能最大
近年来,我国航空煤油产量持续增长。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航空煤油产量为4751万吨,2019年航煤产量增长至5252万吨,约占煤油产量的99.6%。

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 国家能源团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成为过剩产能与亏损发展的问题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37.5亿吨,同比增长1.8%,为2016年供给侧改革后连续第三年保持增长。

2020年我国多晶硅行业产能逐步释放 保利协鑫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我国多晶硅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快速扩张与结构调整,新产能逐步释放,多晶硅产量将稳步增长,2019年我国多晶硅产能达到45.2万吨,同比增长19.4%,产量约34.2万吨,同比32.0%。

2020年我国锂电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头部企业产能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多项环保政策的出台以及新能源汽车需求量迅猛增长,我国锂电池产量也随之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锂电池产量达139.9亿只,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28.8亿只。

2020年我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不断增长 贝特瑞市场份额位居全国首位
根据GGII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达到19.2万吨,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13.3万吨,同比增长32.74%;天然石墨出货量4.58万吨,同比增长19%。

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装机量分布情况:宁德时代遥遥领先
进入2020年以来,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受新能源汽车产量下降的影响,其装机量也出现下滑。数据显示,2020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2.32GWh,同比下降了53.4%。其中乘用车电池装机量为1701.3MWh,占比73%;客车电池装机量为451.8MWh,占比20%;专用车电池装机量为165.3MWh,占比7%。

2020年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装机量不断增长 宁德时代占据最大市场份额
近几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政策的支持,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累计为62.2GWh,较上年同比增长9.3%。其中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40.5GWh,同比增长22.4%,占总装机量的65.2%;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20.8GWh,同比减少6.35%,占总装机量的33.4%;其他电池类型装机量0.9GWh,合计占比1.4%,其中,锰酸锂电池装机量0.504GWh,占比0.81%;钛酸锂电池0.382GWh,占比0.61%。

2020年我国圆柱动力电池行业市场份额下降 但集中度有所提升
圆柱动力电池是动力锂电池的一种,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外壳。近几年受沃特玛“暴雷”事件、软包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升温以及部分圆柱动力电池企业由于低速车等细分市场起量而开始转型等因素影响,我国圆柱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总体市场份额正在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19我国全年累计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约62.38GWh,同比增长9%。其中,圆柱电池装机电量约4.17GWh,占比6.7%,同比下滑41%,持续下滑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2020年我国小动力电池行业应用广泛 下游领域带动市场需求
小动力电池主要是为新能源车各细分产品提供动力系统,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由于取代原有的动力系统是其主要特点,因此小动力市场是具广阔的可替换存量市常预计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中国动力电池步入寒冬,但电动自行车、电动叉车锂电等下游市场需求将是推动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随着锂电的成本、技术不断提高,小动力市场将是未来各大锂电企业的必争之地。

2019年我国储能电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
近几年来,我国储能行业发展速度飞快,储能电站装机规模也随之稳步提升。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2018年储能电站装机规模上升至31.2GW,三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3.31%。截至2019年3月,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的累计规模达到31.3GW。

2019年多晶硅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分析 头部企业的市占率稳步提升
随着我国多晶硅行业产能不断扩大,产量逐渐增加,2018年我国已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多晶硅产量冠军宝座,产量全球份额也达到了57.18%;但国内多晶硅价格目前依旧处于震荡下行阶段。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8月我国多晶硅市场价格为59400元/吨,同比下降33.3%,环比下降2.9%;累计均价为65220元/吨,累计同比下降26.7%。
2019年全球锂电池行业竞争格局:松下位居第一
目前,全球锂电池行业呈现中、日、韩三足鼎力的格局。根据SNE Research发布的2018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数据显示,日本松下的动力锂电池出货量成为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第一的企业,出货量达到13.38GWh,而我国宁德时代以出货量11.07GWh位居第二。根据2018年全球锂电池企业出货量TOP10和全球锂电池企业不纳入中国电动汽车装机计算的出货量TOP10情况来看,全球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LG化学等外资电池企业都未能进入动力电池目录,因此被排除在主流市场外。

2019年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竞争分析 市场集中度较高
耐火材料应有广泛,目前主要应用在钢铁、水泥、玻璃、有色等高温工业相关领域。根据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显示,钢铁行业的耐火材料约占总量的70%,而水泥、陶瓷、化工、玻璃、有色金属行业的耐火材料占比分别为7%、6%、4%、4%和3%左右。
2019年中国氢能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布局分析:东部区域发展最好
自从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被打开,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各大车企、投资机构和相关产业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市场,期望在这新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氢燃料电池市场竞争激烈。根据Auto Space主编《2019 氢能与燃料电池白皮书》显示,目前各大车企在对投资氢能源产业十分积极。

2019年中国煤炭行业供需端格局分析 煤炭供应产地集中度持续提升
除了特高压影响煤炭销量之外,核电也对沿海市场降低煤耗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增加800.02亿千瓦时,减少煤耗2480万吨,预计到2022年,核电发电量将累计增加1494亿千瓦时,煤耗累计减少4632万吨。